一個人的援鄂醫療行動 四川醫生17小時自駕1200公里馳援武漢
來源:華西都市報 時間:2020-02-04 09:28:51 編輯:謝川霞
黃維在戰“疫”前線投入了緊張的工作。
黃維
黃維(中)和武漢的戰友們在一起。
“你是希望爸爸當一個懦夫,還是迎難而上?”黃維用力抱了抱兒子,轉過身發動了汽車,開出二三十米後,聽見兒子還在喊“爸爸”,他又猛踩了一下油門。1月31日晚7點30分,黃維離家後不久,買了3袋尿不濕,頭也不回上了高速。
2月1日下午,這個家在成都的放射科醫生,出現在1200多公里外的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一樣,黃維很快就投入到患者診斷和救治中。但和其他醫療隊不一樣的是,這支隊伍只有他一個人——他是自己去的。
出發
“你希望爸爸當懦夫嗎”
黃維的家在成都市大邑縣沙渠街道。1月31日晚7點51分,買完尿不濕後,他發了一個朋友圈,“一個人的遠征,我可能是最特殊的‘川軍’。”
調好導航,黃維看了看,1200多公里,全程不歇的情況下,預計14個小時到達。這個還有兩個月滿38歲的男人,深吸了一口成都平原清冽的空氣,再一次發動了汽車。
沒開出多遠,電話就響起來了。“瘋了?去武漢!”挂斷一個朋友的電話,沒過多久又響了,是另一個朋友,“你這樣去,無名無分,算什麼?”黃維沒有過多解釋,謝謝大家的關心,答應到了後發朋友圈報平安。
又接了幾個,黃維不打算再接,但鈴聲再一次響起,是弟弟。“哥,媽讓你小心一點。”説完弟弟就挂了,沒有讓父母通話,但黃維突然就忍不住了,邊開車邊哭了起來。
好在,妻子沒有打來。去武漢的事,黃維之前和她提過,她沒説不去,也沒説去。出發前,他打過電話,她可能忙,沒接。妻子是同行,在大邑一個鄉鎮衛生院當護士,春節這幾天幾乎每天加班。
黃維覺得,同為醫務工作者,妻子能理解,但他還是給妻子留了一封信。“鍾老爺子84歲依然去往前線,我倒過來也比他小1歲,有什麼理由不去?”黃維説,這也是為兒子做一個榜樣。
出門的時候,兩個兒子和岳母都在家,大的11歲、小的4歲。他告訴小兒子:“爸爸要去工作,會很久才回來。”小兒子問:“什麼工作?”他説:“你就當爸爸是去打怪獸好了。”
大兒子送他出門,到了門口問他:“能不能不去?”他反問:“你是希望爸爸當一個懦夫,還是迎難而上?”
緣由
“我是醫生,過來支援”
2月1日中午12點多,滬渝高速江夏出口,一輛“川A”駛出,被執勤民警攔了下來。測量完體溫,民警拿過登記本,問黃維來武漢幹什麼。“我是醫生,過來支援。”黃維拿出一張列印的《證明》,上面寫著: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現有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人民醫院CT醫師黃維支援我院,特此證明。上面還附了黃維的身份證號、醫師執業資格證號和車牌號,落款蓋章是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
黃維和江夏區中醫醫院的聯繫,最先是通過一個各地影像醫師的微信群。1月28日,江夏區中醫醫院放射影像科醫生在群裏發佈了急需支援的求助資訊。黃維看到消息,主動湊了上去。
“身體吃得消嗎?家人同意嗎?醫院同意嗎?”聽説黃維要來,江夏區中醫醫院副院長韓勁松喜出望外,但也沒忘提前和他“約法三章”。其時,黃維正處於工作調整的關鍵期。為方便照顧孩子,他將在1月31日從沙灣區人民醫院離職,2月1日到成都市區的一家醫院報到。
讓黃維振奮的是,樂山和成都兩家醫院都支援他的決定。
上崗
“戰友,你們要多休息”
下了高速,直奔醫院。中午1點,拍了張醫院大樓照片後,黃維發了個朋友圈,“安全抵達,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2月2日,正式上班第一天,黃維早上6點多就醒了,穿上尿不濕趕到醫院還不到8點,但他發現,更衣室裏挂著上百件衣服,一些是昨天夜班的還沒下班,一些是今天白班的比他還早。換好防護服,請戰友在背上寫上“放射,四川,黃醫師”,就算入了夥。
黃維被安排做CT診斷,一天下來幾乎就沒停過,基本上都是肺部CT,其中很多是發熱病人。他聽戰友們講,作為疫情定點收治醫院,最高峰一天要做300人次,這兩天已經少一些了。
下午6點16分,下了班的黃維又發了朋友圈,裏面都是他當天的工作照,“感謝戰友為我留下這些美好的回憶。謝謝你們,尤其是那位懷孕了還一直堅持在一線的戰友,您應該得到足夠的休息。”
原來,在黃維到來前,CT室只有3個人倒夜班,最長要連續工作20小時,這位懷孕女醫生便是其中之一。而正是黃維的到來,她從下一輪開始,不用再倒夜班了。
對話
“覺得我沽名釣譽?你來”
記者:有沒有想過自己此行會有危險?
黃維:想過。但我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2003年,我剛畢業參加工作,在一家民營醫院,就去了崇州一個車站,參與抗擊“非典”的工作,在一線待了1個月。2008年“5·12”地震,我在大邑一個鄉鎮衛生院,地震後的第三天還是第四天,就去了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增援,後來又去了一個專門運送傷員的機場幫忙。
記者:有沒想過“特立獨行”可能引來非議?
黃維:我剛出發沒多久就有了。朋友打電話提醒我,説我沒加入醫療隊,自己一個人來,名不正言不順,覺得我沽名釣譽。但是我真的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的戰友們都累成這樣了,我只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我只是遵從我內心的想法,盡一個做醫生的本分。如果覺得我有別的目的,那你也來啊,來的人越多,我的戰友們就越輕鬆。(封面新聞 丁偉 李昕鋒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