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位 > 推薦閱讀 > 正文


成都“守祠人”:數間老破屋 一位八旬翁守著三百年

來源:成都商報    時間:2020-01-03 09:26:38    編輯:祝麗思


  進入臘月,年就近了。村裏人都忙著熏臘肉、灌香腸,張廷福卻忙著給天井除草、打掃祠堂。算著日子,估摸今年春節周邊村子,有十多位族人要回祖祠祭掃,身為族長兼“守祠人”的張廷福,不得不提前張羅。
 
  張廷福今年85歲了,家中排行老六,族人都尊稱他一聲“六叔”。他一輩子都生活在龍泉山腳下的洪安鎮紅光村,從竹籬笆糊成的老屋,到臨街的3層小樓,他的家始終陪伴著一座客家老祠堂——汝英張氏公祠。這座老祠堂,有著近三百年曆史,而它,就是由張廷福守護的。

85歲的“守祠人”張廷福
  少有人知的祠堂 一屋歷經風雨百年
 
  要找到這座老祠堂並不容易,連同村鄰組的人也沒聽説過。六叔穿過一排新建的鄉村小樓,來到一道低矮的土墻前。木門如同豁口,一門隔天地。門外,是現代化的新農村,門裏,卻是近十座聚居而建的老屋,黃土青瓦,祠堂就在簇簇竹林掩映下。
 
  看上去,祠堂的確上“年紀”了,斑駁的墻腳剝落,露出穀草和黃泥燒製成的墻體。六叔摸出鑰匙,打開祠堂緊鎖的歷史。4間房屋,圍著天井分佈,天井裏的青苔和雜草,已經蔓延上了堂屋。正中間的堂屋內,擺放著張氏祖宗神位,兩間側房堆放著板凳、蒸籠之類的雜物。每年春分祭祖時,張氏子孫在屋外的院壩裏,擺四五十桌壩壩宴時,就是用上這些雜物之日。祠堂是汝英張氏的根。六叔説,這座老祠堂是,張氏入川始祖來到這金龍寺山下開基立業時,于乾隆九年從宋家人手中繼購得來,稱之為宋家堰老屋,距今已經有近三百年曆史。祠堂的鑰匙,就在六叔手中,隔三差五,六叔就要去屋內看看,叫人撿瓦防露,或者簡單修繕,因此,祠堂雖歷經百年風雨,卻依然堅固。
 
  過去,祠堂是族人心目中最神聖的地方,婚喪嫁娶都在祠堂舉行。六叔還記得,土墻沒坍圮之前,一圈土墻圍住老屋,7家人住在裏面,兩扇門是僅有的進出通道,日夜有人守著門上鎖下鎖。紅喜白事,從不同的門進出,但祠堂是舉辦儀式的唯一地方。
 
  開枝散葉的家族 一腔唱盡數輩歷史
 
  老祠堂常年寂寞,只有春分時節,會迎來一批張氏子孫的祭拜。
 
   “我們汝英張氏族譜裏4萬多人,每年春分都有四五百人從廣東、深圳還有國外回來祭祖。”六叔説起當時的場景滿臉喜色。各房子孫每逢春分節氣,風雨無阻、齊集於此、祭品豐潔、衣冠整肅、跪拜有儀。六叔作為司儀,要用一腔傳統客家祭文誦唱。
 
   “水有源頭樹有根,人無祖宗向何生?為人常要思保本,先有高祖後有孫……”年過八旬的六叔誦唱起來,依然有著高亢的聲音。在他拖長的尾音中,幾百人分批次在祠堂前三呼九叩,隨後,族人還要殺雞、打肉,帶著菜、酒、香蠟去墳塋前祭拜。

張廷福打開祠堂的門,這裡有一段緊鎖的歷史——過去,族人的婚喪嫁娶都在祠堂舉行。
 
  家族精神的圖騰 一言留住文化根脈
 
  身為“守祠人”,六叔並沒有抱著過去不放的感傷。他很清楚,守的不是某一件物品,而是一代代延續下來的文化根脈。
 
  張氏子孫逐漸從老屋裏搬出來後,土墻就拆的拆、倒的倒,院內院外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了。就連祠堂旁,也新修了一棟小樓房,最小的孩子張欣悅,常常跑到祠堂的墻腳下玩耍。
 
  村裏早就不是7家張姓人聚居的格局了。六叔不常往村委會走動,也曉得現在的村支書是外地來的一個大學生;村長姓陳,是本村人。他的角色,更像是族人心中的活“圖騰”,他的一首讚祖歌,能將祖輩的家風家訓,帶到子子孫孫身邊。在家裏,六叔堅持跟子女孫輩説客家話,這也是族內的一個傳統。“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六叔説,一口客家話,隔著天南海北也能讓子子孫孫認得到親。
 
  2016年,六叔跟著6位族內的老輩子,一起坐火車去廣東祭祖。雖然只在族譜裏見過那些晚輩的名字和電話,但他們憑著輩分和鄉音,得到了當地子孫的盛情款待。上了年紀,大兒子張振奎開始幫六叔操持守祠祭祖的事,但祠堂的鑰匙還在六叔身上。一年總有幾回,天南海北的張氏子孫回村裏來,在村口叫一聲“六叔--”,張廷福便從牌桌子上下來,摸出鑰匙,領著子孫們去祠堂看看。
 
  祠堂門吱呀呀打開,一部家族史,也在兒孫輩面前徐徐鋪展。(紅星新聞 鐘茜妮)
張廷福打開祠堂的門,這裡有一段緊鎖的歷史——過去,族人的婚喪嫁娶都在祠堂舉行。

∥ 推薦專題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