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 科研成果 > 正文


降低污染物分解溫度 讓膜材料再生更節能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0-02-25 10:01:29    編輯:陳姝悅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傳來喜訊,該所膜分離與催化研究組科研團隊成功開發出功能鈣鈦礦氧化物多孔膜及節能再生技術,這是我國新型鈣鈦礦氧化物開發及其催化—膜分離性能研究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
 
  自然水域中往往存在藻類等生物污染物,以及種類繁多的有機污染物。在太陽光碟機動的蒸發過程中,污染物會在光熱膜中富集生長,造成膜污染,導致膜材料的性能下降。高溫降解能夠有效去除生物以及有機污染物,是實現膜再生的理想手段。但污染物熱分解過程需要較高溫度,會造成能源的巨大耗費。而降低污染物燃燒分解溫度能夠有效降低能耗,實現膜材料的節能再生,推動光熱材料在實際水環境中的應用。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膜分離與催化研究組負責人江河清研究員提出,同時利用鈷基鈣鈦礦的催化和光熱性能,開發多功能鈣鈦礦氧化物多孔膜。在這一思路指導下,該研究組王玉超副研究員研製出了鈣鈦礦氧化物La0.7Sr0.3CoO3(LSCO)多孔膜。在以水藻、三聚氰胺為污染物的測試中,LSCO多孔膜顯著降低了附著其上的污染物的燃燒分解溫度,減少了多孔膜在燃燒過程中的再生能耗,達到了節能再生的目的。由於LSCO多孔膜熱穩定性高,多次膜再生迴圈後性能也基本不受影響。
 
  該工作巧妙利用鈣鈦礦氧化物的光熱和催化性能,解決了光熱膜在實際應用中的生物污染問題。(王健高 劉佳)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