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 科技動態 > 正文


高福石正麗建議國際病毒委員會修改命名:新冠病毒與SARS不同

來源:南方都市報    時間:2020-02-21 15:32:02    編輯:田佳平


  2月19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等專家在國際專業期刊《柳葉刀》發表文章,認為此前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將新冠病毒“2019-nCoV”正式命名為“SARS-CoV-2”,可能會誤導公眾認為該新冠病毒與SARS類似,且與WHO對該疾病命名COVID-19不一致,建議修改命名為人類冠狀病毒2019(HCoV-19)。
 
高福石正麗建議國際病毒委員會修改命名:新冠病毒與SARS不同

  此前,北京時間2月11日晚,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CSG)在醫學類預印本發佈平臺發表最新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的論文手稿,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SARS的姊妹病毒,將新冠病毒“2019-nCoV”正式命名為“SARS-CoV-2”。

  
2月18日,石正麗、高福等專家在《柳葉刀》發表文章《A distinct name is needed for the new coronavirus(新冠病毒需要一個獨特的命名)》中指出,截至2020年2月17日,2019-nCoV在中國和其他24個國家和地區已造成71331人感染,1775例死亡,在生物學,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方面與SARS-CoV截然不同。因此,將2019-nCoV命名為SARS-CoV-2具有誤導性。“對於這種引起國際關注的流行病毒,它應該擁有自己的獨特名稱。

  文章指出,2019-nCoV仍在發展中,現在預測當前爆發的結果還為時過早。該病毒可能演變成低致病性但高傳播性的冠狀病毒,這種冠狀病毒可能會在每個冬季復發,就像引起季節性流感的病毒一樣。

  文章稱,如果命名為SARS-CoV-2,就是在暗示它會導致SARS或相似疾病,尤其是對普通公民甚至一些病毒知識不多的科學家來説無法區分二者區別,可能引發人們對認為是SARS再次發生的恐慌。公眾還可能認為,與SARS-CoV一樣,一旦當前的暴發結束,2019-nCoV就不會重現。這不利於公眾在未來提高預防2019-nCoV感染的警覺性。

  “基於特殊的臨床,病毒學和流行病學特徵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的不確定性,為避免産生誤導和混亂,並幫助科學家和公眾更好地溝通,我們(中國)一組病毒學家建議重命名SARS -CoV-2作為人冠狀病毒2019(HCoV-19)。這樣的名稱將病毒與SARS-CoV區別開來,並使其與引起的疾病的WHO名稱COVID-19保持一致。”(余毅菁)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