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規劃 > 正文


從一體化發展到同城化發展,成德眉資吹響集結號

——四城攜手,共畫一個都市“圈”

來源:成都日報    時間:2020-02-28 14:13:14    編輯:祝麗思



  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基礎設施聯通水準
 
  成自宜高鐵全線開工,成南達萬高鐵前期工作加快;成資渝、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加快建設;成都至德眉資日開行動車88對,6條城際公交日均客流逾萬人次
 
  産業協作共興進程
 
  設立“成都中歐班列”“蓉歐+東盟國際班列”德陽基地,德陽-成都-欽州港海鐵聯運班列出口貨值超千萬美元;天府新區成眉片區合作共建的高新技術轉化試驗基地完成初步選址;261戶成都鞋企轉移資陽並投産64戶
 
  統一市場體系建設
 
  開通一體化企業登記綠色通道;同城化特大型人才招聘活動提供德眉資需求崗位4927個;成都銀行、成都農商銀行、華西證券等在3市設立分支機構
 
  協同創新能力
 
  成都“菁蓉匯”“盈創動力”等平臺覆蓋3市,實現776家機構、1986個産品服務資訊互通,3市近60家重點企業與成都高校700余項優質科技成果對接;籌備組建區域技術轉移聯盟,省市共設7億元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
 
  對外開放協同共進
 
  德眉資獲批建設自貿區協同改革先行區;成都國際鐵路港與省內120個區縣建立協作關係;成都航空口岸過境144小時免簽停留範圍擴展至包括德眉資在內的11市
 
  公共服務共建共用
 
  成都優質網教資源惠及德眉資118個班級、5551名學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資訊等同城共用;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異地社保卡服務、就醫即時結算實現同城化
 
  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建立重污染天氣預警和空氣品質聯合會商機制,以及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治機制;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實現試驗性通水,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面積達到3.57萬畝等
 
  什麼目的
 
  通過放大各自比較優勢,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産業集群和經濟共同體,形成整體參與國際國內分工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有何不足
 
  極核帶動力較弱,外溢能力不足;交通現代性滯後,互聯互通不足;公共服務總體水準偏低,宜居優勢不足;主導産業缺乏協作,國土空間佈局整體性較弱……
 
  怎麼突破
 
  在加快推動同城化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協同推進産業生態圈建設、有序推進公共服務共用、大力推進功能平臺相互開放、協力推進生態環境聯防共治五個方面著力突破。
 
  2月25日,成德眉資四城共赴一個“雲會議”——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四城相關負責人分別在自己所在城市,相聚雲端,共謀一件大事: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成都都市圈,做好成德眉資同城化起步工作,推動同城化發展成勢見效。
 
  從協同發展,到一體化發展,再到同城化發展,四城將進入往來密切、資本互投、交通方便便捷、公共服務共用、基礎設施同網、政策機制統籌的區域發展新階段——共建成都都市圈。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圈”
 
  “同城化,並非是簡單的一體化,而是對一體化的突破。”有關人士認為,同城化作為區域協調發展上的躍進,代表著城市間區域合作最緊密、最高級的形態。
 
  國外看東京——東京都市圈作為典型的組團式網路化發展模式,經過五輪規劃建設,漸次推動人口、産業以及城市功能的網路化佈局。目前,東京都市圈城鎮化率達到90%以上,構建起一個人口達3700萬、經濟總量達1.7萬億美元的世界級大都市圈。
 
  國內看長三角區域——作為典型的中心城市引領型都市圈,經過近40年的努力,已形成以上海為龍頭,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為次極,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城鎮體系。呈現出經濟社會發展全國領先、科技創新優勢明顯、基礎設施聯通、生態環境共保、公共服務共用、城鎮鄉村協調的發展局面。
 
  落腳到成都都市圈,“就是要通過放大各自比較優勢,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産業集群和經濟共同體,形成整體參與國際國內分工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在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看來,成德眉資四市人員交往、經濟聯繫最為密集,地理區位、産業基礎、創新活力具有明顯優勢。
 
  有了這個圈,才能更好唱好“雙城記”,成德眉資同城化,正是做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之“西核”的主戰場。而且四市作為一個整體,才能在國家層面獲得更大支援,“一幹多支”的引領作用才會更加突出。
 
  我們為什麼需要這個“圈”
 
  然而,一組數據,卻也顯示了成都都市圈的“不足”:作為成渝雙核之一極,2019年成德眉資四市經濟總量為2.15萬億,與重慶相差0.25萬億;成都都市圈面積是東京都市圈面積的2.5倍,但經濟規模卻只有其1/6……
 
  總體來説,同城化發展、都市圈建設還處於極核帶動集聚向協同建設轉型的較初級階段,基礎條件還較薄弱。
 
  極核帶動力較弱,外溢能力不足。成都在産業帶動力、創新輻射力、資源集聚力等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間,還在突破自己的圈層發展模式,沒有更多能力去外溢輻射周邊。
 
  交通現代性滯後,互聯互通不足。鐵路動車公交化處於起步階段,軌道交通“同城同網”尚未實現,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不足,區域快速通道尚處於起步階段,物流人流還處於點對點的階段,交通現代網路化、一體化程度是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公共服務總體水準偏低,宜居優勢不足。
 
  此外,主導産業缺乏協作,四市對産業鏈成長規律和國際市場競爭規律的認識還有待形成共識;國土空間佈局整體性較弱,主動協作存在不足,目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普遍存在。
 
  打破空間的“藩籬”,放大帶動效應,共同撐起中國增長“第四極”,顯示出建設成都都市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怎麼“畫”好這個“圈”
 
  儘管推動同城化發展的難度不小,但隨著成德眉資四市加快構建全面合作框架,細化確定首批265項重點任務,並以“清單制+責任制”項目化組織落實,各方在設施互通、産業協作、市場共建、協同創新、共促開放以及公共服務共建共用、生態環境共保共治等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
 
  “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要把握時序度,優先解決最急需改進的短板,優先著力有市場驅動力的領域,優先推進讓人民有獲得感的事項,項目化、清單化推動工作落地,讓同城化建設儘快取得成效。”對於下一步如何發力,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提出,應當在加快推動同城化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協同推進産業生態圈建設、有序推進公共服務共用、大力推進功能平臺相互開放、協力推進生態環境聯防共治五個方面著力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同城化建設,還將以成德眉資“三區三帶”空間規劃為引領,在若干交界地區和若干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打造示範區,以點帶面逐步推動同城化。
 
  利用“一個點”,撬動“一整片”。同城化的基礎是同心同向、互惠互利,都市圈的優勢是分工協作、共建共用。共畫一個圈,畫好一個圈。四城正務實開局。
 
  成資臨空經濟産業帶
 
  將依託天府國際機場,重點圍繞成都空港新城與資陽臨空經濟區,共築龍泉山東側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
 
  16項重點合作任務指明方向
 
  圍繞著正在建設中的新機場,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建築工地早早忙碌了起來。2月27日,記者從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管委會獲悉,截至目前,空港新城88個在建項目已全部復工。
 
  “空港新城因新機場而生,也將因新機場而興。”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全球新樞紐經濟領航者”的産業定位,空港新城將依託航空港重點發展外向型經濟,著力打造高端化、國際化、特色化的現代臨空産業體系。
 
  從空港新城一路向東,資陽臨空經濟區也在緊盯著臨空産業經濟這塊“蛋糕”。疫情防控期間,資陽臨空經濟區圍繞臨空製造業和都市新興服務業“2+7”産業體系,突出政企聯合招商、專業招商,多渠道整合資源,收集研判項目資訊。
 
  目標相似的兩地,既是競爭關係,更是合作關係。去年10月,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與資陽臨空經濟區簽署《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一區兩片”同城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從5個方面提出了16項重點合作任務,為臨空經濟區“一區兩片”同城化發展工作指明方向。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雙方將以優化區域功能佈局為引領,全力推動“一區兩片”同城化發展在區域規劃、基礎設施、産業佈局、政策協同等方面取得突破,積極探索成資臨空經濟區同城化發展新路徑,推動區域整體高品質發展,共建全域一體、産城共興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成德臨港經濟産業帶
 
  將發揮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引領作用,共建智慧製造和現代物流産業生態圈,共同發展適鐵適歐出口型加工製造業集群,吸引外資,發展對外貿易等
 
  成德聯手打造“鐵路雙樞紐”
 
  “目前,德陽-成都-欽州港海鐵聯運班列出口貨值已超千萬美元,兩地加快推進國際班列共開的成效逐步顯現。”2月27日,成都國際鐵路港相關負責人在提及對外開放通道建設時,談到了這樣一組數據。
 
  以國際班列和鐵路口岸為依託,成德兩地合作正不斷走向深入。去年5月,成都國際鐵路港與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簽署合作共建協議書,共建姊妹園區。一方面,通過産業分工、口岸共用等措施,雙方共同打造“蓉德歐樞紐”和“內陸亞歐新門戶”,推動成都國際鐵路港和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實現功能互補、錯位發展;另一方面,按照班列共建共用的思路,雙方在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掛牌“成都中歐班列德陽基地”和“蓉歐+東盟國際班列德陽基地”,共同打造面向歐洲和東南亞的“鐵路雙樞紐”。
 
  自合作以來,德陽機器類、塑膠橡膠製品類、化工類等産品,陸續通過中歐班列(成都)、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往歐洲和東盟地區。數據顯示,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黃許貨站去年1-11月鐵路運輸到發貨總量達到99萬噸,同比增長17%,外貿不斷向好。
 
  兩地合作將走向更深更實。成都國際鐵路港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雙方將在三方面發力,包括:通過打造臨港經濟發展帶,探索一體化運營模式,共建公鐵多式聯運網路;在德陽黃許建設物流園區,持續擴大“進出口結算在港區,生産基地在市州”的産業合作範圍。推動成德兩市資本互投,共建成德産業合作園,打造臨港高端智慧製造産業集群。推動區域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共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合作模式等。
 
  成眉高新技術産業帶
 
  成眉高新技術産業帶,將依託天府新區,以“雙流-新津-彭山-眉山”發展軸與天府大道發展軸引領帶動兩市高新技術産業高品質發展
 
  “成都研發+眉山製造”合作升級
 
  最近幾天,位於天府大道中軸線上的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創新中心項目,正在抓緊收尾工作。不久以後,這個落戶在天府新區眉山視高區域的省級重點項目就將陸續投用。
 
  作為2019年眉山引進的重大項目,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項目落戶之初,就被各方寄予厚望:項目計劃總投資80億元,將主要建設“兩中心、兩基地、一示範社區”,即企業級創新中心、創新創業孵化中心、聯想雲電腦製造基地、聯想係企業總部基地及智慧示範社區。該項目的入駐,無疑將為當地快速引入聯想係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為建設千億規模高科技産業集群打下堅實基礎。
 
  不過,項目雖落地眉山,但卻與成都緊密相連。地理位置上,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距離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僅2.3公里;産業關聯上,將與聯想在成都佈局的相關研發中心形成互動,推動“成都研發+眉山製造”合作升級,為成眉産業同城再添“一把火”。
 
  聯想的“雙城記”,只是成眉兩地在高新技術産業領域開展合作的一個切片。當前,兩地正以天府新區的發展建設為契機,共同謀劃建設成眉高新技術産業帶,促成一個個項目落地落實。
 
  “成眉兩地正沿著天府大道這一城市中軸線開展更多合作,沿線基礎研發、成果孵化與轉化應用等創新資源正加速聚集。”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説,依託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華為大數據中心等項目打造的天府大道科創走廊,依託眉山信利高端顯示等項目打造的電子資訊産業生態圈等,都將為成眉兩地高新技術産業的融合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李秋怡 陳碧紅 蔣君芳)

∥ 推薦專題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