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非遺+扶貧,助力群眾幸福生活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8-11 16:47:49編輯:唐麗華
八月的壤巴拉,迎來了草原的盛夏。走進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園, 陽光下,微風和煦,公園裏五彩斑斕的石刻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這些石刻是我們村民自己雕刻的。”班瑪羅爾吾看著自己的成果,十分開心。班瑪羅爾吾家住壤塘縣茸木達鄉洞窩村,是壤塘石刻省級非遺傳承人。據他介紹,棒托石刻公園項目建設以來,全村20多人在他的帶領下都學會了石刻技術,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大家都參與了該項目的建設,“根據技藝水準,每人每天有180元至380元的務工收入”。
2018年,茸木達牙格車村3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天都在石刻傳承人班瑪羅爾吾的帶領下,來到棒托石刻公園項目雕刻景觀石像,牙班也是其中一位,通過雕刻這些石像,已經實現了每人平均增收上萬元,僅牙班一人就收入了15600元。牙班説,他為自己驕傲,因為通過石刻的傳承和所學的技術,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讓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2016年,牙班是牙格車村出了名的貧困戶,家中8口人,年老的父母患有大骨節病,成家後的牙班雖然一直辛勤勞作,但和大多數人一樣,通過挖藥、種植的收入十分微薄,又因為父母常年患病,家中一貧如洗。隨著壤塘縣實施“文化扶貧扶智”,牙班也有了“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認識,他主動加入石刻傳習所,認真學習石刻技術,通過傳承石刻,在2017年底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人”。
在壤塘,像牙班這樣依靠“非遺+扶貧”脫貧的人就有2000余人,他們通過傳承民族文化脫貧奔康,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豐富的非遺文化是壤塘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的“富礦”。然而,壤塘地處偏遠,文化旅遊産業要素基礎薄弱,産業鏈條尚未形成,如何發揮非遺文化的最大功能和作用?
壤塘提出了“文化強縣”的目標,高度重視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以梵音、唐卡、藏戲、石刻等最具壤塘特色的非遺為核心,以非遺傳習所、文化産業園為載體,以非遺生産性保護助力脫貧攻堅為重點,通過培育一批地域特色明顯、具有影響力的非遺文化品牌,加快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變,促使非遺創新性發展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探索出了壤塘文化扶貧的路徑。
對此,壤塘編制完成《壤塘文化發展規劃(2016—2025)》,著力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樣板、宗教文化適應社會主義樣板、文化産業助農增收脫貧奔康樣板、民族文化引領民族地區發展樣板4個“文化樣板”,打造多元文化的“大觀園”,並逐步形成系統、整體、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産業帶”,把壤塘建成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具體思路上,借助藏羌文化産業走廊,壤塘摒棄過度商業化模式,保留口口相授、手手相傳的手工作坊生産形式,著力突出文化旅遊“深度遊”。如在中壤塘鎮投資1.2億元建非遺文化創業園,在茸木達鄉投資1200萬元建棒托石刻公園……同時,建成唐卡繪製、造像雕塑、藏藥藏茶、藏戲演藝、石刻藝術等五類工藝戶為骨幹的非遺專業合作社14家,將非遺文化産品轉化為商品推向市場,助推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如今,壤塘有47個傳習所,包括唐卡、石刻、藏戲、藏香、藏藥、藏陶、木雕、藏紙等。這些傳習所除了對非遺進行生産性保護,還帶動培養了一大批唐卡、石刻、藏戲等非遺文化傳承人,傳承和發揚壤巴拉文化。(何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