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稅收優惠守護城市炊煙,有情更有“味”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9-21 10:26:24編輯:李光超

綿山之南風光秀,詩仙故里味含情。綿陽,素有“富樂之鄉、西部矽谷”之美譽,物阜民豐滋養出獨特的“綿陽味道”和“詩酒文化”。在餐飲欣榮的背後,還有著鮮活的稅收故事,一直以來,稅收這只看得見的手,都精心守護著城市的炊煙,守護著舌尖上的期許。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綿陽餐飲行業遭遇“嚴冬”,綿陽市稅務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用稅收“溫度”幫助餐飲行業“禦寒”,打出“組合拳”為復工復産“助跑”。

來,綿陽米粉“走一波”
綿陽人的一天,開始於一碗熱燙的米粉。清晨的街邊小攤,盛著米粉的笊籬在翻滾的高湯中起起落落,清湯、紅湯、清紅湯,牛肉、肥腸、對澆臊,蔥花、香菜、折耳根……花樣繁多的湯汁、臊子和配菜,完美地詮釋著米粉的“簡約而不簡單”。“嗦”下幾兩米粉,灌下幾口靚湯,元氣滿滿的一天正式開始。從米粉開燙,到食客付款離桌,往往在十分鐘左右一氣呵成。而米粉從生産到熱氣騰騰地端上餐桌,卻要經歷一系列複雜精細的工藝環節,在生産端到消費端的鏈條裏,稅收的助力一直都在。
作為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符號,米粉店林立於綿陽的大街小巷,僅綿陽城區登記註冊的米粉店就達500余家,且絕大多數以“家庭作坊”模式經營。米粉店的存續和發展,事關成百上千個家庭的收入預期,每減少一項支出,經營者的腰包裏就多一沓“票子”,也就多了一份底氣。據統計,綿陽市轄區內所有米粉店都充分享受到了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消費群體龐大、生産成本較低、零稅負的行業特點,催動著米粉店遍地開花,安置了大量就業,保障了許多家庭的收入預期。

四川光友薯業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2 年,是綿陽一家以薯類農産品深加工為主的健康産業型、高新技術型民營企業。該企業既是薯類農産品的收購大戶,也是綿陽米粉的主要供貨企業之一,上游連著薯區的種植戶,下游連著大大小小的米粉店,牽動著種植端和消費端。受疫情影響,該企業産品銷售一度受阻,資金壓力驟增,為幫助這家當地快銷食品“招牌企業”渡過難關,當地稅務部門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到府開展精準涉稅輔導,落實相關優惠政策減免企業所得稅13.23萬元,同時通過“稅貸通”幫助企業實現融資貸款2000萬元,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為企業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目前,該企業已步入復工復産“快車道”,2020年1-8月生産銷售産品3千余萬盒,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2%。通過生産加工端原料需求和産能的穩定運轉,有效保障了上游農戶收入的實現和下游餐飲零售端成本價格的穩定,讓綿陽米粉行業繼續“春暖花開”。
在問及接下來的發展打算時,光友薯業法人代表鄒光友信心十足地説:“國家政策扶持非常大,稅務、金融等部門也很給力,用心用情幫助我們企業渡過疫情難關。現在情況持續好轉了,企業也要抓緊擴大生産,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盡到企業的社會責任。”
來,江油肥腸“整一碗”
江油中壩小小吃飲食店于2003年註冊登記,專注于肥腸烹制18載,一碗“燒鮮肥腸”名播四方,是綿陽當之無愧的美食“打卡點”。獨家烹飪秘法,加上多年積攢下的好口碑,小小吃飲食店取得了長足發展,也是稅務部門關注的餐飲行業大戶,但凡有新的稅收政策出臺,稅務部門都會通過電話、微信、到府“一對一”等方式及時向納稅人宣傳講解,確保其應享盡享。

在新冠疫情和洪澇災害發生後,當地稅務部門更是通過落實優惠政策、做細納稅服務,把“稅務紅包”送到納稅人手中,幫助小小吃飲食店平穩“渡劫”。“原材料採購有無影響?”“營業額減少了多少?”……這些來自當地稅務部門的關懷,始終相伴著這家餐飲龍頭企業。
“不光有精神上的加油打氣,還有物質上的‘幹貨’。”在享受到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後,小小吃飲食店負責人李玲玲滿懷感激説,“疫情期間,稅務局給我們館子減免了增值稅和附加稅費三萬七千多塊錢,節省下來的錢,差不多夠館子裏頭三個員工半年的工資開支,相當於政府幫我們墊了工資,減輕了我們的壓力。離過年還有好幾個月,我們自己也要攢勁,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據了解,小小吃飲食店營業狀況正逐步回暖,截至8月底,該納稅人已實現營業收入110.48萬元。(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