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倆同患先天性心臟病,12歲姐姐説先救弟弟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6-19 16:41:20編輯:孫林馨

6月15日,對於德格縣的爾瑪、德瑪姐弟倆而言是終生難忘的一天。

這一天,同患先心病的姐弟,有生以來第一次離開家鄉——“善地”德格縣,來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準備接受“補心”手術,迎來命運的轉折。


姐弟倆第一次離開家鄉來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和姐弟倆一同等待手術的,還有另外7名孩子,他們都來自德格縣,是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隊跨越一千公里,在善地“救心”行動中篩查出來,準備救治的首批先心病患兒。

噩耗:姐弟倆均被確診為先心病

在醫院門口,早已等候著的心外科護士長卿珊帶領著醫護小團隊接過行李,牽起弟弟德瑪的小手,帶小姐弟去做體檢。

護士姐姐溫柔的笑臉、醫生阿姨柔聲的詢問、醫院高大明亮的落地窗……新鮮事物接踵而來。

弟弟德瑪睜大眼睛,四處張望,東瞧瞧,西摸摸,天真好奇;懂事的姐姐爾瑪卻默默跟在一旁,垂下眼睛不説話,顯得緊張又忐忑。

命運的玩笑無情而殘忍。

20多天前,爾瑪還在當地小學和同學們一起上著學。但矮小的她總覺得氣喘吁吁,怎麼也跟不上同學們的腳步。
這天,學校裏來了幾位成都醫生,其中一個高個子的男醫生用聽診器聽了爾瑪的心跳,又用一些複雜的儀器在她身上反反覆復比劃,臉上露出凝重的神情。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歐陽輝為當地孩子篩查先心病

一天后,爾瑪一家從學校班主任口中得到一個晴天霹靂的噩耗:爾瑪和弟弟都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成長,必須儘快做手術,不然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就在全家人灰心絕望、一籌莫展之時,班主任告訴他們,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深圳首彩愛心基金攜手幫助先心病患兒,姐弟倆都能獲得免費治療的機會。一家人還不太相信。“天上怎麼會有掉餡餅的好事呢?”爾瑪爸爸説:“但後來我們發現,確實是真的。”

“弟弟的心臟病比我重,先給他治吧!”

醫院提前做好了安排部署。在醫院住下後,姐弟倆和其他先心病患兒一起,接受各項檢查,為接下來的手術做準備。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姐弟倆做核酸檢查

來自德格縣的9個孩子基本都是第一次出門,來到陌生的環境,陪同的家長又大都語言不通。但孩子們都非常乖巧懂事。還沒等醫院的藏語翻譯青麥擁措開口,孩子們就紛紛擼起袖子,主動配合抽血等檢查,不哭也不鬧。

弟弟德瑪做完檢查,還對護士們露出笑臉。根據姐弟倆的病情,醫院MDT團隊進行了會診,並確定了手術的治療方案。其中姐姐病情較輕,只需微創手術。弟弟心臟室間隔有兩處缺損,需要進行開胸手術。


心外科醫生們和心功能室的心超醫生馮雪濤進行會診,並確定手術的治療方案

“放心,孩子們手術後,能恢復到跟正常人一樣,對生活不會有任何影響。”聽到翻譯表示,醫生説孩子可以手術,不僅能保命,還能恢復到和常人一樣,爸爸露出了笑臉。但一旁的姐姐爾瑪依然沉默,心事重重的樣子。這些都被心外科醫生辛東、蔣進鋒、梁終磊看在眼裏。

醫生們來到小爾瑪身邊,將手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原原本本告訴小爾瑪,又請翻譯和爸爸安撫爾瑪,詢問爾瑪的想法。

“弟弟的心臟病比我重,先給他治吧!我還能照顧弟弟。”爾瑪低下頭説。看著爾瑪稚嫩的臉,一旁的護士長柔聲安撫。

“不要怕,很快就能回家上學啦!”

“不要怕,很快就能回家上學啦!到時我再來德格縣看望你們。”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趙聰十分關心孩子們,和醫院班子成員一道去病房探望。

趙聰摸著孩子們的頭,叮囑孩子們樹立信心,勇敢面對疾病。點滴關懷顯真情,接過醫院送上的吉祥物“健康小老鼠”,孩子們露出純真的笑臉,不停説著“謝謝”,家長連聲道著“哦呀,哈炯卡卓嘎珍切(非常感謝)”。

6月17日,已有一名先心病孩子順利手術,返回監護病房。並在一小時後拔出了氣管插管,眼睛咕嚕嚕轉,好奇地感受心臟病術後監護病房的新鮮環境,監護醫生陳雪仔細地監測著孩子生命體徵的變化。

這名患兒康復的情況,再一次給了姐弟倆信心。

有這麼多愛心人士幫忙,還有這麼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陪著,讓姐弟倆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與社會的關愛。
6月18日,弟弟德瑪和姐姐爾瑪將先後接受手術。在此,我們為伸出援手的醫護們點讚!(姚靜 曹一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