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妹妹帶著姐姐上學,殘疾9年的姐姐終於能站起來啦!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6-11 16:22:00編輯:孫林馨

涼山州木裏縣的小春梅(化名)和小邱(化名)是一對同胞姐妹。7歲妹妹每天帶著雙腿殘疾的9歲姐姐上學,用稚嫩的身體當姐姐的雙腳,幫助姐姐圓了上學夢。直到最近,姐姐小春梅在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康復中心接受MDT兒童痙攣管理。僅僅4天時間,小春梅終於能站起來,邁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從在妹妹肩上,爸爸、媽媽背上,到雙腳立地,迎接她的是不一樣的未來。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MDT兒童痙攣管理技術給患兒的康復帶來了希望,無數個像小春梅這樣的孩子,因為這項技術,從癱瘓在床,變得能和正常人一樣行走、讀書、生活。患兒的命運得到改變,患兒的家庭也得到拯救。 

“媽媽,我想去學校上學”

“幺兒,重心向右,邁左腳……”6月9日下午,在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康復中心,小春梅正在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康復中心醫生孔勉的引導下,做改善步姿的訓練。看到孩子小心翼翼走到面前,“孔媽媽”開心地鼓掌,小春梅也笑彎了眼睛。一旁的家屬趕緊撥通微信視頻,讓遠在家鄉的親人看到小春梅走路的樣子。

“妹妹!姐姐能自己走路啦!”視頻另一端,淚水模糊了親人們的雙眼。

2010年,大女兒小春梅出生,本來是件喜事,一家人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小春梅因為痙攣型腦性癱瘓,導致雙腿殘疾無法正常行走。2012年二女兒小邱出生。

因為行動不便,小春梅到了上學年齡也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到學校上學。

“媽媽,我想去學校上學,和同學們玩!”但是,誰去接送孩子上下學?孩子住校誰來照顧呢?

“媽媽,我送姐姐去上學!”看到父母為難,小邱説,她可以在學校照顧姐姐的飲食起居。

當年9月17日,姐妹倆乘坐1個多小時的摩托車,來到了小學。第一次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上課,小春梅感覺很新鮮。下課後,同學們有説有笑一起玩耍,小春梅非常開心,笑得如山花般燦爛。 

每當小春梅要活動,妹妹就又背又扶又推,帶姐姐去教室、宿舍或食堂。

“姐姐,你想去哪兒,就告訴我,我是你的雙腳。”小邱對姐姐説。

除了週末,每天早上,老師和同學都會看到一個小女孩用輪椅推著另一個小女孩上學。日復一日,妹妹堅持帶姐姐上學的場景,讓師生印象深刻,大家都對姐妹倆照顧有加。

筆尖下怒放的玫瑰,心尖上行走的渴望

小春梅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前幾名。

“放學後,同學們玩躲貓貓、跳舞,我就在寢室看書。”小春梅説,她最喜愛美術、數學,她常用紅色水彩筆畫家裏爸爸種的玫瑰花。

看到同學們在操場上跑跳打鬧,小春梅雖然不能加入其中,但她練就了一雙巧手。用這雙手,她描繪出心中美麗的畫卷:怒放著紅色的、飽滿欲滴的玫瑰,鮮艷、熱烈、充滿生命力。一朵玫瑰,炙熱著不可言説,卻又呼之欲出的渴望,那是對行走的渴望!

媽背上的求醫路,孩子為自己當翻譯

命運,悄悄打開一扇窗。在愛心基金的幫助下,小春梅獲得了到成都求醫的機會。
跑了幾家大醫院,都失望而返。一家人輾轉打聽到,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康復中心有一項“神奇”的MDT兒童痙攣管理技術。在這家醫院,很多幾乎放棄希望的腦癱患兒,奇跡般的站了起來。

幸運,改變了孩子的一生。回想起半年前初見小春梅的情景,孔勉記憶猶新:媽媽用布襁褓背著小春梅,小姨也陪在一旁。一家人眼裏飽含小心翼翼的希望,又藏不住多次失望後的疑慮。

和醫生溝通時,媽媽不會説漢語,小春梅趴在媽媽背上,為自己治病充當翻譯。孔勉告訴小春梅一家,像小春梅這樣6歲以上的腦癱孩子,想恢復運動能力,有三種辦法:一是牽引按摩、運動訓練;二是手術;三是注射肉毒素。第一種見效慢,效果不明顯;第二種不但會帶來創面,而且手術一旦失敗,孩子將面臨永久損傷。相比之下,注射肉毒素緩解痙攣,是最好的選擇。

但這個選擇也面臨難題:做過玻尿酸填充的人都知道,注射手法很關鍵。同樣一針玻尿酸,不同的醫生打到臉上,得到的顏值可能會是“神仙姐姐”VS“莫愁姑姑”。注射肉毒素治療疾病也一樣,注射手法決定療效。但問題是,打玻尿酸是改變外形,可以一邊看臉型變化,一邊調整注射手法。而注射肉毒素,改變的是孩子身體內部的肌肉,看不見、摸不著,是一個“黑箱子”,注射點位、注射力度、注射角度、注射深度,都缺乏參考依據,全靠醫生“盲打”。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康復中心突破難題,創新性地開展了MDT兒童痙攣管理技術。聯合超聲科、骨科,組合多种醫療“武器”對抗疾病。在超聲引導下,醫生能看清孩子肌肉的構造、紋理,以及藥劑在孩子肌肉內的擴散情況,這樣就能用正確的手法“穩、準、精”注射。注射治療後,骨科用石膏固定,讓孩子的雙腿保持正確姿勢,快速改善運動功能障礙,讓孩子獲得步行能力。

針對小春梅的情況,兒康中心團隊進行了全面而細緻的評估,量身定制了最佳MDT痙攣治療方案,超聲引導下肉毒素注射治療,石膏外固定,衝擊波治療,矯形支具……

4天!從在媽媽背上到雙腳立地

治療後第4天,一家人盼望9年的“奇跡”發生了:孩子穩穩地站在診斷室門口,並邁出了人生中第一步、第二步……在喜極而泣的淚水中,小春梅仿佛看到,她夢想中的玫瑰徐徐綻放。

不通漢語的媽媽高興得無以復加,説出了剛學會的第一句漢語:“謝謝、謝謝、謝謝……”

基金會被小春梅的巨大變化鼓舞,決定資助孩子再進行一個療程的康復,以便孩子能更好地走起來。

由於疫情影響,小春梅住院只能由媽媽一人陪護,醫護人員對小春梅進行了無微不至的照顧。懂事的小春梅按照治療計劃,準時到治療室接受治療,同時還要充當小翻譯,讓媽媽和治療團隊溝通病情。有一次,“孔媽媽”發現小春梅體溫偏高,一問才知道她到成都時,帶的都是冬衣,成都入夏后,她沒有薄衣服換。於是“孔媽媽”和同事們一起捐款,為小春梅添置新衣“送清涼”,並給她送來圖書和文具。


看到自己的照片後,小春梅用媽媽的微信發來資訊

如今,小春梅已經可以自己獨行一段距離,並在媽媽的輕微幫助下,傍晚在醫院的院子裏乘涼散步,眺望339電視塔五彩繽紛的燈光秀。6月底,小春梅就將結束治療,重返學校,在高原的陽光下,怒放成一朵嬌艷的玫瑰。迎接她的,是更為璀璨的未來!(姚靜 曹一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