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傍晚,在華鎣市濱河公園散步的吳開正老人,望著經生態修復初見成效的清溪河,豎起大拇指不停點讚,“現在這條河不僅水清了,沒有臭味了,而且還飛來了白鶴。這才是名符其實的‘清溪河’!”
從鎣城穿城而過的清溪河、漩溪河,幹流超過35公里,流域面積接近200平方公里,被市民親切地稱為“母親河”。
然而,受上游礦産企業排放的棄渣污水和山洪泥石流影響,不僅導致河水污濁、河床升高、河道堵塞,而且原土質河堤受到嚴重損毀,加上城市污水處理管網配套設施滯後,使“兩河”流域水質受到嚴重污染。
“雖然對這兩條河流治理了幾十年,但由於資金短缺等原因,整整停停,效果不明顯,市民的呼聲也很大。”華鎣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面對困擾,該市搶抓“海綿城市”PPP項目實施機遇,于2018年夏天啟動了清溪河、漩溪河生態修復工程,擬通過3至5年時間徹底改變“兩河”流域污染問題。
“兩河”生態修復工程啟動後,華鎣市委、市政府把它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狠抓落實。不僅高起點、高規格規劃實施,而且治理、新建、改造、維修多管齊下、多頭並舉,並把清溪河河道治理與景觀打造有機結合起來,沿河新建人行步道和步道節點公園、親水準臺等景點,與源頭新建的高頂山礦山公園接軌。
“大約在明年春節期間,市民可從清溪河城區段的步道,沿河直接到達高頂山礦山公園。”華鎣市住建局項目負責人介紹,“屆時,市民不僅可以在沿途的步道節點公園歇息、遊玩,而且可以帶著孩子在親水區玩水、嬉戲。”
截至目前,華鎣市已投入資金2.5億余元治理清溪河、漩溪河,埋設污水管網20.4公里,清淤河床40萬方,治理河堤8公里,河道綠化美化6.3公里,河堤旁栽種香樟等生態苗木1.6萬餘株。
同時,在河床兩邊消落帶鋪築人行步道8公里,修建步道節點公園4個、親水準臺3個。通過綜合治理,初步改善了清溪河、漩溪河環境,清溪河部分河段的水質達到了Ⅰ類標準。(廣安日報 邱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