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勝縣大力提高土地復種指數,探索出了向閒置撂荒地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發展路子。
“以前,村裏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許多農田成了撂荒地,現在,大家把土地承包給了業主,讓農田恢復了生機。”半邊街村村民莫紅分説。
四年前,武勝萬欣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半邊村這片撂荒地,因地處臨江位置,土質肥沃,認為種植蔬菜大有可為,便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種植了蘿蔔。
“受季節影響,蘿蔔一年只能種兩季,如果單種蘿蔔,土地的空閒期將會達到半年以上。”該合作社負責人任超説,為了讓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合作社在種植蘿蔔的基礎上,決定錯季種植玉米。
“現在3月份到7月份種玉米,9月份到次年2月份種蘿蔔,每年就有兩個空閒的時間,讓玉米稈在地裏腐爛,變成天然綠色有機肥料,確保土質一直保持肥沃狀態。”任超説,這樣充分又高效的土地利用率不僅盤活了土地,還能讓村民在合作社務工,增加收入。
正是適時調整種植結構,堅持農産品發展生態化、優質化、特色化、産業化,武勝萬欣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了農業種植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由“種得好”向“賣得好”的轉變。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同一塊田地按照一定年限有計劃地、科學地輪番栽種不同性質的農作物,通過‘種地+養地’模式,有效減少病蟲害發生,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的産出效率。”任超説。(廣安日報 賀小芹 張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