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以“聽老校友講‘652’故事,傳承‘652’精神”為主題的座談會在自貢匯東校區舉行。西南校友會4位老教師與200余名在校學生歡聚一堂,共同回顧學校建校歷史,講述“652”偉大工程背後的平凡故事。大會由校友總會主辦,校友聯絡協會承辦。
西南校友會常務顧問車有金以“聊聊老黃嶺的舊事”為題分享了學校建校初期的人文及學術情況。當時西南地區教育相對落後,條件艱苦,從華東化工學院內遷至黃嶺的師生克服了重重困難,勤奮學習,還堅持搞科學研究,學術氛圍濃厚,晚上12點實驗室仍是燈火通明,甚至有老師為了攻克難題,吃住都在實驗室。車有金錶示,在當時特殊的年代裏,分校儘管辦學條件艱苦,但因其遠離城市紛擾,為學術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如今多年過去,這些工程本就是秘密內遷,現在更鮮為人知了。
西南校友會常務顧問陳玉宏以“艱苦奮鬥建設專業實驗室”為題,分享了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如何在黃坡嶺建起無機化工、有機化工、高分子化工等學科專業實驗室的經歷。陳玉宏表示,當時的任務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為的就是提高國家的整體科技水準,才足以在世界上站穩腳跟。
西南校友會理事長茍文成以“652工程的記憶”為主題,講述了自己曾經值守設備庫房時的艱苦條件。茍文成説:“食堂小賣部就是臥室,沒有床,把席子鋪在地上就睡,半夜聽到風吹草動就要起來檢查是否有突發情況。夏季庫房依舊門窗緊閉,儘管室內溫度達到40℃,都無人動用庫房的電風扇,因為那是國家的珍貴財産”。
西南校友會理事徐仲先以“文化與生活”為主題,分享了曾經在黃嶺校區的學習生活狀況。同學們跟隨著老師的演講,仿佛也回到了幾十年前的黃嶺校區,在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黃嶺學子以自己的努力克服了用水、用電困難,同時還兼顧學習和課餘生活,極大地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令同學們感到驚異的是在當時的黃嶺校區就已經組織起了各種社團活動,徐仲先也因其專業和興趣加入了書畫攝影協會。徐仲先還即興在黑板上創作了粉筆書法作品《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現場指導同學們寫粉筆字,並給大家講解了一些實用攝影技巧。
四位老教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話語將同學們帶回到那個年代,了解了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事。讓同學們對學校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更進一步體會到“胸懷天下之家國情懷、舍我其誰之使命擔當、自強不息之開拓奮進”的“652”精神內涵。(蘇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