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的果桑銷售收入4萬多元,養蠶127張,賣繭子收入16.5萬元。”這是11月16日自貢市榮縣樂德鎮橋凼村黨總支部書記程立忠、副總支部書記黃詩和檢查項目施工情況時,農場主黃吉烈介紹説。
在冬日的陽光下,樂德鎮橋凼村一大片桑園內,兩台挖掘機同時施工作業,一台挖掘機在平整公路,另一台挖掘機在挖土、平整地面。“為了幫助扶持家庭農場的發展,培育産業、擴大生産,改善基礎設施條件。通過村民代表大會‘一事一議’議定,投入獎補項目資金10萬元,改造硬化入場公路400米,硬化便民路400米,修建停車場一個,新建鋼架大棚4個共1800平方米。”村黨總支部書記程立忠介紹説。
據了解,桑園農場主黃吉烈、丁伯玉夫婦,是樂德鎮返鄉創業典型。1990年外出在江蘇省昆山市發展種養殖業,養殖生豬、山羊,同時了解學習種植果桑、蠶桑技術等,務工15年多,積累了豐富的種養殖業經驗。于2017年響應樂德鎮黨委政府返鄉創業號召,回村圍繞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生態富民、綠色發展的現代農業産業發展理念,承租土地做大做強橋凼村傳統蠶桑項目,創辦了榮縣樂德鎮浩然蠶桑種養殖家庭農場。在榮縣有關部門和樂德鎮黨委政府關心和支援下,他在橋凼村21組流轉土地142畝,投資100多萬元,從浙江引進新品種規模化種植優質果桑。目前,發展果桑20多畝,分別有早熟、中熟、晚熟9個品種,發展蠶桑120多畝,修建各規格蠶房1600多平方米,林下養雞300多只,併發展生態魚養殖3畝。
黃吉烈的蠶桑種養殖家庭農場雖然起步不久,入場路、便民道路許多配套設施正在完善,但已經全面顯示勃勃生機。縱橫交錯的田間道路和高大寬敞的標準化養蠶房,便於操作和管理;整治改造的魚塘,碧波盪漾,清澈見底,為桑園灌溉和樹下養殖雞、鵝、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道路兩側的果桑可供工人與觀光者隨意品償;在發展綠色、生態、立體種養模式的同時,也為精準扶貧,帶動低收入戶就近就業開闢了保障性基地。
該村村民除了有土地租金收入外,還可以優先在果桑農場打工掙錢,一些留守老人和婦女也可以在農場從事修枝、除草、採果、採摘桑葉、清理果園等工作,直接帶動就業100余人。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影響帶動下,橋凼村養蠶項目走上了規模化發展道路。
“我這個桑園是120多畝,正常帶動低收入戶30多戶。同時,發揮家庭農場的龍頭帶動作用,形成集中、連片、規模種植,組織村裏30多個蠶桑養殖戶抱團發展,將進一步改善配套設施,擴大生産規模,新發展果桑60畝,養蠶從127張增加180張,隨著果桑蠶桑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替代了傳統的農業,逐漸成為了助農增收的重要産業,産業助力農民脫貧致富。”黃吉烈自豪地説。(馮常英 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