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綵燈點亮進博 斑斕背後的“自貢力量”

來源:自貢網 時間:2020-11-06 10:59:30 編輯:廖俊霖 點擊:
11月4日傍晚,走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現場,一盞盞點綴著“自貢綵燈 點亮進博”八個發光大字的進博主題綵燈分外耀眼,為在此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添加一抹亮麗色彩。同時,八塊戶外廣告、四塊大型LED滾動播放著自貢城市形象宣傳片,這般良辰美景,讓今年已是第十三次飛往上海的自貢綵燈文化傳播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宏躍感慨萬千:一切努力都很值得,自貢綵燈又一次迎來高光時刻!
4座精巧絕倫的“貢”燈、26組進博主題綵燈、3000件“進博文創”、8隻憨態可掬的“綵燈進寶”……從開始籌備至今的200多個日夜,我們看到有關“進博+自貢綵燈”的一切美好,包含了太多鮮為人知的故事,現在,請跟隨我們的腳步,揭開背後那些你不知道的點點滴滴——
黃浦江畔的“東方之約”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經濟合作帶來一股“寒流”,自貢綵燈文化服務貿易也受到衝擊,不少綵燈人似乎還沒看到曙光。
如何搶抓機遇,危中見機,轉危為機?
4月中旬,中國燈城一方面為重啟全國首個抗疫主題燈會而奔忙。另一方面,自貢市委提出“綵燈+”和“+綵燈”跨界融合發展戰略,期盼自貢綵燈在更大、更廣、更多的國際平臺和國家舞臺上發光發亮。一個“進博+自貢綵燈”的構想也初步形成。
進博會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其國際影響力不言而喻。而自貢有著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自貢綵燈三十年來出展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兩者若能“牽手”,就可謂恰逢其時,成就一切美好!
5月17日至18日,進博局副局長劉福學率隊到自貢考察指導。考察期間,自貢與進博局雙方決定,自貢綵燈入展國展中心,亮相6月6日在此舉辦的上海夜生活節。
6月6日晚,上海夜生活節被五彩斑斕的自貢綵燈所裝點。這些燈組共使用了1.6萬餘只燈泡、3千多只燈籠、2萬多組燈串。然而從接到任務到最終圓滿展出,200余名自貢綵燈非遺大師和工匠們只用了短短13個晝夜。其製作之難、工期之緊可想而知,綵燈匠人們在進博會的舞臺上,第一次圓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隨著璀璨的自貢綵燈點亮國展中心,“進博+自貢綵燈”塵埃落定。自貢與進博局、國家會展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及合作備忘錄,三方將深化文旅、展會、産業等多領域合作對接,通過“進博+自貢綵燈”方式,助力自貢在更高的國家平臺推動對外交流合作,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四座來之不易的“貢”燈
而此時,距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只有近150天。自貢綵燈運營公司作為進博局和國家會展中心獨家授權的創意製作公司,沈宏躍帶領著一幫幹勁十足的綵燈團隊,打響自貢綵燈點亮進博攻堅戰。
“進博+自貢綵燈”項目包括三大板塊內容,即“進博‘貢’燈”“進博文創”和“綵燈進寶”。
“4座‘貢’燈,光設計就用了1個半月。”沈宏躍介紹説,這裡的“貢”代表著自貢,而且在其底部會刻有“自貢綵燈”四個大字,這對自貢來説將是無上的光榮。
“它們集大量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于一體,融傳統綵燈、琺瑯彩、手工刺繡、玻璃內畫、銅胎鑄造、玉雕等多種中國非遺文化工藝于一身,其工藝要求、特殊材料、製作設備和技術難度都超過了傳統自貢綵燈的製作範疇。”就連從事燈會工作23載的沈宏躍,也暗暗為接下來的製作工作捏了把汗。
8月初,沈宏躍帶著設計圖紙,從南走到北,在全國各地尋找合作夥伴和工藝美術大師。由於時間緊、要求高,許多産品部件屬國內首次出現,半個月過去了,竟無人敢接招。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最終,沈宏躍果斷決定,動員自貢本土精英綵燈技術人員,特殊材料和工藝則由廣東、山東、台灣等地聯合攻關。
這樣,一支20人的“貢”燈製作技術團隊組建起來,製作總裝基地設在中山古鎮。為了四盞綵燈,如此大動干戈,整合行業內外的優勢資源聯合行動,在自貢燈會歷史上絕無僅有。
8月28日,“貢”燈産品在中山古鎮開工。20余名技術工匠夜以繼日地趕制,國慶長假也堅守在製作現場,100余張的圖紙轉化,2000多個模具的開模,上萬次的手工敲打打磨,一個程式都不敢馬虎。
連續的高強度工作,讓技術總監劉筱強痛風的老毛病又復發了,全身關節疼痛不已。10月17日,白天查看完“貢”燈效果,晚上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中山燈博會布展現場。就在他抬頭指揮工人懸挂道具時,忘了顧及腳下,一條長鐵鏈讓他摔了個大跟鬥,造成左手肘關節骨折。
“要12月才能拆,之後還要做半年復健。”當記者見到劉筱強時,他左手還打著石膏,聊起此次制燈,因為負傷不得不回到自貢,不能親眼看到自貢綵燈點亮開幕式,成為了劉筱強莫大的遺憾。
劉筱強説,在“福祿‘貢’燈”中,有一大一小兩個玻璃球,運用山西玻璃內畫工藝,將和平鴿和花朵繪入球內。但到了山西,劉筱強才知道,他們一般是內畫在五六釐米大小“身高”的鼻煙壺內,而“貢”燈所需的玻璃球大的直徑50釐米,小的也有30釐米,他們從未做過這麼大的。而且,單做一個直徑50釐米的空心玻璃球,就需要在溫控房內退火2個月時間,才會使玻璃球不破裂。
時間緊迫,只能採用先做實心玻璃球,再運用機械加工手段挖空的辦法。十分幸運,在廣東定制的九個玻璃球裏,有大小兩個玻璃球成功挖空。
年過六旬的山西畫師開始每天12小時以上加班加點地繪製,一個星期後,大玻璃球的內畫終於完成,但老師傅卻累倒了,只能又尋找畫師繼續完成小球。
待“貢”燈拼裝時,卻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當一個個精美組件完工後,竟無法總裝!
因為,從設計圖紙到工業轉換施工圖,原本需要進行各種模擬試驗,要花一個月左右時間,現在這個過程被縮短到了一個星期。綵燈工匠們只好繼續挑燈夜戰,再次計算,新制卯榫,打磨構件,裝配光源,最終在第四次試驗後,將“貢”燈總裝完成。
工程總監張華從5月以來,只回了自貢三次,至今還駐紮在進博會現場。“女兒中考時也沒辦法陪在身邊,現在就想趕快回家看看已經讀上高中的女兒。”
如今,這四座高2.3米、重400余公斤,花費5000多個工時方才完工的“貢”燈擺放在國展中心4.2館顯著位置。“它們是國內同類宮燈中體量最大的皇家宮燈,每件都是‘孤品’,觀賞和收藏價值極高。”沈宏躍説,付出多少心血都是值得的,因為,它證明了自貢綵燈人的抱負和實力。
引入品控概念的“進博主題燈組”
“以往的綵燈光看美不美,但這次既要美,還對防火、燈組線路,以及光源和外形的統一,提出了新要求,讓自貢綵燈引入品控概念。”項目美術總監劉煒年齡不大,但他對自貢綵燈的癡迷,卻到了外人看來有些瘋狂的程度。
7月,劉煒告別剛分娩的妻子奔赴現場,一去就是半個月。10月18日,孩子百日宴時,他依然沒能趕到。
“進博主題燈組”之一的《共聚共用》燈組長160余米,由798株、五種大小的四葉草組成。“自貢燈會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是用民間手工藝品標準來考量的,但進博局卻要求我們做好品控,達到工業化生産標準。”劉煒説,光這組燈就動用了100多名鉗工,在不斷努力下,非遺項目竟達到了工業化生産標準。
在防火上,這批“進博主題綵燈”也有了質的飛躍,全部達到了防火B1標準。劉煒解釋道,“就是一個煙蒂可能會把它燒出一個洞,但它是阻燃的,不會繼續燃燒。”
為達到這一防火標準,專門找到一家江蘇的廠商噴塗了防火阻燃料,這讓布料的價格翻了三倍。另一方面,這些防火的布料變得更硬了,加大了裱糊工的工作難度。
布展在國展中心“元首通道”,長50余米的《長江萬里圖》燈組採用張大千原畫為元素創作,通過上海藝術名家協會的多方幫助,方才取得張大千女兒的授權。燈組將畫中景致分遠、中、近景分別繪製在三層薄薄的紗布之上,為這幅山水畫增添了質感和立體感。打上側面光和背光後,29塊屏風瞬間變成璀璨迷離的燈光動感美圖,讓穿行其間的遊客,感受中華大地流動的山川精靈和壯美河山。
華燈初上,形如“四葉草”的國家會展中心映得滿身霓虹燈光,在夜色中盈盈而立。(周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