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縣堅持“交通旅遊”融合 助推天府旅遊名縣建設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2-14 14:54:34 編輯:蘇仁勝 點擊:
“中國竹子之鄉”長寧縣幅員面積943.6平方公里,旅遊資源富集,擁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4個、AAA級景區5個,以及佛來山、潘龍溪、世紀竹園等一批鄉村休閒旅遊景區景點。近年來,宜賓市長寧縣踐行“路景一體”理念,推進“交通+旅遊”融合發展,高品質建設農村四好公路,實現100%鎮通油路、100%行政村通水泥路、100%的社通公路、100%建制村通客運,建成了外通內聯、鎮村暢通、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網,構建形成交通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格局。長寧縣先後創建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佳鄉村旅遊目的地”“中國十佳生態養生旅遊名縣”“四川省旅遊強縣”“四川省鄉村旅遊強縣”“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
打造“全域旅遊”網路,實現“快進”促“漫遊” 
從頂層架構入手,統籌考慮旅遊要素和交通需求,大力實施“交通+旅遊”産業發展模式,構建“旅遊縣城——精品景區——特色小鎮——美麗新村”四級旅遊交通網路,助力全域旅遊發展。
建設“外聯”大通道。堅持打基礎、謀長遠,以交通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 加速形成以成都、貴陽為兩極,沿線城市為節點的“1小時交通圈”,從長寧縣城出發,1小時就可到達宜賓機場、瀘州機場,縣內宜瀘高速、宜敘高速和宜賓繞城3條高速7個互通出口與國道G547、國道G246和省道S443互聯互通,實現了鐵航通達、高速貫通、油路覆蓋的旅遊交通運輸體系,為長寧旅遊資源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構築“景區”新路網。堅持“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路景一體”,高標準高品質推進旅遊公路建設,不斷完善旅遊交通網路、配套服務和快旅慢遊體驗,串珠成鏈以景引路、以路串景,打造“最美旅遊環線”。目前,該縣已有旅遊風景道路4條、旅遊休閒步道26條,城市綠道7條,並開通了縣城至佛來山景區、竹海酒莊景區的直通車,從縣城到各景區只需要30分鐘左右,為遊客和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務,旅遊服務品質全面提升。
暢通“全域”微迴圈。為打造全域旅遊的新亮點,長寧大力推進農村四好公路建設,整合資金5.67億元,啟動道路改善提升工程,通過道路加寬、黑化改造等方式,實現農村公路提檔升級。以縣城為中心,開通公交線路12條,共投放公交車161輛(其中85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4A、3A級景區全面開行了旅遊公交專線,途經覆蓋11個鄉鎮、76個村,實現公交覆蓋鄉鎮率達61%,公交客運新格局加速形成,鄉道綠化率達100%,村道綠化率達99.2%,一路多景、一村一景的風景帶全面形成。
打造“一景一業”廊道,實現“結合”促“融合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交通+”意識,依託豐富自然景觀和人文底蘊,統籌景觀道路建設和沿線旅遊産業開發,把景觀之路變産業之路、休閒之路、小康之路,助推生態環境優勢轉化成産業和發展優勢。
打造“暢美竹鄉”路。結合竹産業發展戰略,新改建林區公路260公里,建成高速路口及幹線公路“百里翠竹示範帶”,打造綠色路,將生態綠色路與道路建設和景區生態保護、環境美化融為一體,農村道路交通條件的提升改善,為全縣72.47萬畝竹林及竹産品運輸提供了便捷的通道。2018年,4個鄉鎮被評為“中國特色竹業之鄉”,15家竹加工企業在長寧落地生根,竹産業總産值達52億元,增長30.9%,成為全省首批竹産業總産值突破50億元的區縣之一。
打造“扶貧産業”路。堅持交通促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按照項目傾斜、優先實施的原則,著力實施“農村公路+特色産業+鄉村旅遊+電商物流”項目,2016至2018年共建設貧困村村社公路165.04公里,全縣21個省級貧困村149個生産社全部通4.5—5米寬水泥混凝土路,21個貧困村和全縣7844戶貧困戶提前2年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僅2018年配套修建道路152公里,有效帶動了萬畝釀酒(五糧液)專用糧基地、萬畝花椒基、中國甜村(甘蔗)等産業園區發展,建成生態園、景聖湖和碧湖春天等多家5A級特色農家樂,為産業振興奠定良好基礎。
打造“鄉村旅遊”路。緊扣“一城五區”旅遊規劃佈局,以及“百里新村、養生長廊”鄉村旅遊發展重點,規劃建設G547旅遊快速景觀大道、古河至下長旅遊公路等重點工程,高標準建設綜合客運樞紐遊客集散中心,打造鄉村旅遊精品路線,串聯蜀南花海、七洞溝、佛來梨鄉、安寧古鎮、櫻花小鎮、十里淯江、蜀南竹海等景區景點,以快捷暢通的交通連接,打造“快旅慢遊”深度旅遊體驗,提升遊客進入景區獲得感和品質感。
打造“溫馨旅途”體系,實現“暢行”促“暢遊”
做好“交通+旅遊”大文章,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長寧大力創新體制機制,推動交通、旅遊深度融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遊出行需求,逐步形成推動“天府旅遊名縣”建設的巨大動能。
創新片區“響應式”服務。積極推行農村客運片區化經營管理模式,以片區化經營為主體響應式服務為延伸。開行了3個片區的農村客運,共投放7座農村片區化便民小客車60輛,投入網約計程車60輛,實現253個建制村通客運,已通客運建制村比例為100%,滿足了群眾個性化、多樣化的出行需求。
探索運遊“一體化”模式。實施運遊“一體化”模式,在綜合客運樞紐配套建設遊客集散中心,完善旅遊諮詢、售票、導遊、車輛租賃等功能。合理布設服務區、驛站、小品和標識等設施,提供遊客集散、旅遊資訊、休閒救助等服務展示旅遊特色、演繹地域文化、推介土特産品。
推動資訊“共用制”清單。加強交通旅遊大數據應用,搭建長寧縣交通旅遊資訊化綜合服務平臺,推動整合交通指揮中心平台資源,強化與旅遊、公安、氣象、鐵路等部門資訊共用,引導各類網際網路平臺和市場主體參與交通、旅遊服務大數據産品及增值服務開發,推廣景區門票網上預約,引導節假日旅遊高峰客流,全力支援建設世界竹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