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69億元——這是宜賓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産總值(GDP),全省第三。
3.3%——這是宜賓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居全省第一。
近年來,宜賓發展迅速。
圖為宜賓三江口。(曾朗 攝)
去年宜賓GDP達到2601.89億元,躍居全省第3,實現了近20年來的歷史性突破。
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説,這為宜賓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這是宜賓結合自身實際,經過反覆研究、論證,明確的目標定位之一。
如何落實好省委全會精神要求、抓好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歷史機遇?近日,記者專訪了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
“空間大三角”
能夠形成穩定的三角支撐與聯動輻射
記者: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落實到宜賓,您如何看待這個發展機遇?
劉中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宜賓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特別是省委全會明確提出支援宜賓建設國家創新型現代産業發展示範區和國家産教融合示範市,支援宜賓等川南城市與渝西城市共建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協同建設承接東部地區産業轉移創新發展示範區。
這進一步提升了宜賓在成渝地區和全國大局中的區域能級和戰略位勢,將更加有利於宜賓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參與承接産業轉移、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
更加有利於爭取成渝重大項目輻射宜賓或在宜賓佈局落地;
更加有利於共同推進長江上游港口群建設,加快建成區域性交通物流樞紐,更好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
更加有利於加強與成渝知名教育科研機構合作,打造成渝地區區域科教中心。
宜賓大學城: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和西華大學宜賓校區。(曾朗 攝)
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將第一個省級新區——宜賓三江新區佈局在我市,明確了三江新區“建設長江上游綠色發展示範區、創新型現代産業集聚區、國家産教融合建設示範區、四川南向開放合作先行區”的“四區”定位,提出“把三江新區建設成為四川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區,為全省省級新區建設探索新路、作出示範”等重要要求,將三江新區的戰略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我們高品質規劃建設三江新區、創建國家級新區指明瞭主攻方向。
記者:近年來的迅速發展,讓外界看到宜賓已搶得發展先機。您認為宜賓在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具備哪些比較優勢?
劉中伯:去年宜賓全市地區生産總值2601.89億元、躍居全省第3,實現了近20年來的歷史性突破,為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空間支撐看,宜賓與成都、重慶構成經濟發展“成長金三角”。宜賓地處成渝貴昆四大城市“X”交匯處的中部頂點,與成渝兩個極核形成均衡的“空間大三角”,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能夠形成穩定的三角支撐與聯動輻射。同時,宜賓還具有直接輻射吸納川滇黔結合部3省近3700萬人的顯著優勢。
從産業支撐看,宜賓是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近年來,宜賓呈現出傳統産業和新興産業“雙輪驅動”的良好態勢。傳統産業做大做強,去年五糧液集團成為全省4個跨越千億台階的工業企業之一。智慧製造、軌道交通、汽車等新興産業從無到有、快速發展,智慧終端産業園被評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建成全球最大智慧軌道快運系統産業基地,寧德時代計劃投資1000億元在宜賓建成150GWh的全球最大鋰電生産基地。
宜賓臨港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産業園産線。(張航 攝)
從科教支撐看,宜賓是西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産教融合型試點城市。目前有四川大學研究生分院等高校12所、在校大學生7萬餘人,明年將超過10萬人;宜賓同濟汽車研究院等12所科研機構和歐陽明高、鄧中翰院士等工作站入駐運作,科教資源和創新能力已成為宜賓新興産業發展、對外開放的有力支撐。
從交通支撐看,宜賓是國家明確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京昆、蘭廣”兩大重要通道交匯點,是63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是川渝滇黔四省(市)中唯一列入全國50個鐵路樞紐的地級市、西部陸海新通道3條主通道之一,是西部地區同時具備鐵、公、水、空立體交通城市之一。
宜賓汽車城(曾朗 攝)
從開放支撐看,宜賓是成渝地區南向開放樞紐門戶和沿江開放高地。宜賓是66個全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之一、省委確定的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建成國家臨時開放口岸、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宜賓協同區、宜賓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第一個省級新區,是全省最具條件建成國家級新區的區域。
從城市支撐看,宜賓是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具有較強的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近年來,通過調整行政區劃、改革城市管理體制等,宜賓由“單核帶動”向“多極驅動”轉變,構建了“一城三區”競相發展格局。同時,通過在全省率先完成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重塑了宜賓高品質發展新版圖。
六大舉措
構建“三中心”奮鬥目標
記者:7月30日,宜賓市委召開五屆九次全會,貫徹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提出“到2021年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2025年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的奮鬥目標。宜賓將從哪些方面著力?
劉中伯:一是高品質建設三江新區,全力打造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核心引擎。緊扣“四區”定位,充分發揮三江新區動力之芯作用,大力引進一批頭部企業、骨幹配套企業,加快建成宜賓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高能級平臺和高品質增長極,為全省省級新區建設探索新路、作出示範,到2025年,力爭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000億元,力爭建成長江上游沿江第三個國家級新區。
二是高品質建設現代交通強市,全力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形成內聯外暢、通江達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三是全力打造成渝公園城市示範市。突出公園城市特點,做好“山、水、城、人、文、業”六篇文章,高標準高品質開發建設三江新區、南部新區、岷江新區、天原片區、紙廠片區等城市新區和重點區域,力爭到2025年中心城區面積達2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240萬,輻射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
圖為長江第一灣。(羅平 攝)
四是高品質建設經濟強市。堅定不移實施“産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重點打造2000億元食品飲料、1500億元電子資訊、1500億元先進材料、1000億元裝備製造、1000億元能源化工等主導産業,不斷提升産業發展能級和競爭力,推動宜賓由工業大市向工業強市跨越。加快建設區域金融中心、消費中心、大數據中心、現代物流中心、會展中心和文化旅遊中心,全力打造長江上游區域現代服務業中心。培育壯大竹、茶、蠶、豬、漁等特色農業産業,力爭建成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市。
五是高品質建設國家産教融合示範市,全力打造成渝地區區域科教中心。推進大學城科創城建設,以“雙城、三園、四基地”為主要承載區,積極參與中國西部科學城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推進産教深度融合發展。到2021年在校大學生人數達到10萬人,建成10個院士工作站(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基地。
六是高品質建設成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全力打造內陸沿江開放高地。將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最直接最重要的抓手,圍繞電子資訊、汽車、新材料等主導産業及産業鏈發展佈局,加快構建區域內相對完整産業鏈。深層次開展區域合作,加強同成渝貴昆等周邊城市的合作,加強與長三角城市、北部灣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合作,擴大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
全方位融入
依託成渝,推進川南一體化發展
記者:雙城經濟圈中,您認為宜賓應該如何處理好以下三者的關係:宜賓這條“支”與省會城市成都這個“幹”的互動關係?宜賓與極核城市(重慶、成都)的融入關係?宜賓與川南城市的合作關係?
劉中伯:我們提出“依託成渝、融入川南”工作導向,加強與成渝雙核的功能協作,全方位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一是緊緊依靠成都帶動。近年來,成都市委、市政府按照“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干支互動、協同發展”原則,支援宜賓建設跨區域合作先行示範市,不斷增強成都“極核”功能,推動宜賓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兩市在2018年10月簽署共建成宜重大裝備製造産業園合作協議等“1+13”合作協議,今年5月又簽署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共建跨區域合作先行示範市等“1+5+2”合作協議,合作越來越緊密,領域越來越廣闊。
比如,在功能平臺方面,推動成都、宜賓重大功能平臺跨區域統籌聯動,共同構建高能級合作載體。在産業佈局方面,宜賓作為成都産業的補鏈、延鏈、強鏈重要基地,按照“研發設計在成都、轉化生産在宜賓”“總部在成都、基地在宜賓”“下游在成都、上游在宜賓”的産業互動模式,推動極米智慧光電、裝備製造産業園、成宜國際物流園、醫藥産業配套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共同打造産業生態圈。在南向開放方面,共同在國內外舉辦投促和展會活動,共同推進四川區域協同發展總部基地建設,打造四川南向開放合作先行區。
同時,我們與成都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堅持黨政領導每年一次聯席會議、分管領導半年一次會商、牽頭部門季度一次協商,兩市企業、部門(單位)和縣(市、區)定期交流合作,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宜賓三江新區長江大橋入口處(曾朗 攝)
二是積極爭取重慶支援。今年6月,我們同重慶市發改委、兩江新區簽署了合作協議;7月16日,重慶醫科大學與我市達成合作共識;10月10日,西南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帶隊來宜洽談,與我市成功簽署合作協議;10月26日,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我市簽署合作協議。同時,我們著力加強與渝西城市的協同發展,共同建設承接東部地區産業轉移創新發展示範區,進一步提升對川渝滇黔結合部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
三是協同推進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川南四市區位優勢、交通條件、産業基礎、科技創新、教育醫療等方面都具備非常好的條件,各區域城市規模等級相當、空間形態聚合,區域經濟一體化水準較高,具有發展區域經濟、流域經濟的獨特優勢。
我們堅持産業互補、協同發展,全力配合推進川南電子資訊、新材料、現代醫藥等産業聯盟組建;
堅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確保如期完成成宜高速,加快建設成自宜高鐵宜賓段(川南城際鐵路)、渝昆高鐵;
堅持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創新生態保護治理聯動機制,建設區域生態環境資訊共用平臺;
堅持公共服務共建共用,探索推進社保“一卡通”服務,制定市場主體“川南四市通辦”方案,積極推動政務服務同城化。
宜賓三江新區中車鐵投智軌生産線。(莊歌爾 攝)
通過這些舉措,努力把川南經濟區建設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次級增長極、成渝地區人口和産業的優勢承載地、成渝雙核的重要功能配套區、成渝地區南向出海和沿江開放的橋頭堡,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做出新的貢獻,宜賓也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川觀新聞 王國平 顏婧 王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