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縣:“三全促三變”引領小區微治理走深走實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0-29 10:44:47 編輯:蘇仁勝 點擊:
宜賓市江安縣著力破解城市小區治理短板,做實城市黨建抓好小區治理,通過下沉服務、分類施策、多元參與,引導小區黨建與小區治理良序互動,精準化推動黨建引領小區全域治理,著力打造組織健全、治理精細、環境宜人、服務便捷、鄰里友善的城市基層治理示範品牌小區。
搭建堡壘全覆蓋下沉服務,變“指導”為“引導”。一是組織體系下沉。完善“社區大黨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組織+黨員樓棟長”四級組織體系建設,採取單獨、聯合或“兼合式”成立建制性或功能型小區黨組織,全覆蓋落實黨建經費1000元/個,截至目前共成立35個小區黨組織。二是黨建工作下沉。建立小區黨建指導員制度,選派鎮黨委班子成員、區域大黨委委員、社區黨組織書記指導小區黨建工作;把小區黨建納入《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工作職責清單》;創新“小區黨組織+”的“1+N”管理模式,做實機關黨員“小區報到”、小區黨員摸排工作,助推4000余名黨員下沉小區,實現非在冊黨員“一方隸屬,雙方管理”。三是職能職責下沉。列出小區黨支部職能職責清單32項,居民需求清單、服務清單40余項,建立健全小區黨支部三方聯席會議、志願服務等制度16條,確保小區治理幹有方向、幹有抓手、幹有保障。
分類施策全方位提質增效,變“管理”為“治理”。一是分類定需。根據城區地理實際,因地制宜將全縣477個小區細分為物業小區、老舊小區、單位小區、院落小區4個類別,分別採取“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動、“社區黨組織+自管委+兩新組織”多方協同、機關單位黨組織負總責的“挂靠”治理和社區黨組織“兜底”治理等方式,探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多元化。二是分層動員。深入開展黨員群眾辦小區“微項目”、圓居民“微心願”的“雙微”志願服務活動,組織“文化進小區”活動,累計開展廣場舞比賽、書畫比拼等睦鄰文化活動100余場次,鼓勵發動小區居民中的教師、醫生、律師、機關事業幹部主動融入小區黨員志願服務隊伍,參與便民服務、愛心幫扶等志願服務,已吸收小區黨員、“兩代表一委員”、社賢人物等3500余人參與。三是分齡引導。構建“宣傳老年+引領青年+引導幼年”三齡治理模式,通過採取小區納涼會、小區廣播節目、業主微信群、小區公告(信箋)等形式,將小區事務、政策方針、文明習慣等融入到居民生活中,同時,每季度開展“五好家庭”“好婆媳”“好鄰居”等文明評選活動,居民參與率達到95%以上,實現小區共識、家庭意識同頻共振。
多元參與全鏈條優化環境,變“亂象”為“景象”。一是設施改造增光。堅持融資保建,爭取國資、用好銀資、撬動民資等多路並進,形成“政府扶持帶動、企業融資共建、居民參與受益”的多元投入、多方共贏局面,增強老舊小區改造可持續性。2019年政府投資1.2億元撬動社會資本9億元,參與共同改造75個老舊小區,共2780戶11100人。按照“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要求,優先開展老城區各類居住、單位、公園等園林“細胞”創建,提升存量綠地品質和功能,改造新增停車位300余個,硬化城區道路總長83.1公里,主次幹道硬化率達到100%,有效解決城鎮交通擁堵,通車不便的問題。二是陣地完善添彩。推行一塊標識牌、一面黨建文化墻、一套職責制度、一批黨建活動“四個一”標準進行規範化陣地建設,實現小區黨組織、物業、業委會和居民的議事場所、服務場所、活動場所“三所合一”,健全市民中心、社區綜合黨群服務中心、特色服務點(文化服務點+小區黨群聯繫點)的陣地服務體系,形成從綜合政務服務到社區便民服務到小區生活服務的城市服務網路,依託日間照料中心、養身“義診”室、健身室、志願服務站、糾紛調解室、居民之家等,為群眾提供休閒娛樂、糾紛調解等各類生産生活服務。三是智慧網路賦能。助推“網際網路+”下沉服務社區,實施“雪亮工程+”,完善10260個社會監控、2.3萬輛“兩車天眼”,擴大智慧服務覆蓋面,不斷提高小區治理和服務居民精細化水準,融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完善小區資訊關係網,依託社區便民服務公眾號、社區天地專欄,實現小區居民生活服務線上辦理、民事問題線上諮詢、社會治安線上管控。(趙亞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