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航拍的仁壽縣大化鎮水利社區居民集中居住區。
12月21日中午,從眉山市仁壽縣城出發,沿著213國道驅車不到半個小時,就抵達大化鎮水利社區。
放眼望去,一棟棟白墻青瓦的川西民居獨棟建築漸次分佈在小山下的平壩上。站在進入社區的主幹道上,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建成介紹,全社區261戶居民組團式集中居住在這片228畝的居住區中,“家家戶戶小洋樓,村民在家有天然氣、衛生間用,出門還有汽車開。”
整合農村宅基地 丘陵村建起二三層小樓
“現在村上還有沒有好的項目,我們可以一起做。”12月21日一早,劉建成接到了原社區居民張亮的電話。劉建成説道,這幾年,像張亮這樣想返鄉創業的人不在少數,“大家都看好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發展前景。”
原來想外出務工,如今想返鄉創業。談起水利社區這些年的變化,劉建成打開了話匣子。
八年前,水利村(後改名為水利社區)還是個典型的丘陵村,每人平均耕地面積不到2畝,村民分散而居,耕作一家一戶,種地一年,不少家庭收入不到3000元。“外出務工成為這裡年輕人的首選。”
但這一現象在2012年發生改變。這年,水利村成為仁壽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試點。縣裏對該村農村宅基地進行整合,將多餘的土地指標用於縣城發展。縣上拿出資金,在村裏按每人平均30余平方米的標準建起集中安置區,新房子是兩三層的小洋樓,配有菜園子,還通天然氣和網路。
新房蓋好了,村兩委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在集中居住區建起了籃球場、圖書館、幼兒園、生活污水處理站等設施。
盤活閒置資源 居民成了“蹺腳老闆”
居住條件改善了,水利社區依然面臨産業發展問題。“水利社區居民的收入有超過六成為外出務工所得,純粹的農業經營收入佔比不到四成。”劉建成説,經過一番調研後,社區兩委會決定改變傳統農業生産方式,集中全社區的耕地,引入大戶流轉土地,發展規模經營。
2013年起,水利社區將1300余畝耕地進行整合,引入四位業主,發展水産養殖、花卉苗木和果蔬産業,同時籌集資金,建起年出欄生豬1萬頭的養豬專合社,邀請養殖能手加盟,搞活村集體經濟。
規模化的土地經營,盤活了閒置的耕地資源,也激活了社區農業經濟。社區居民每戶每年能得到3500余元的土地流轉經費和上千元的社區集體經濟分紅,當起了“蹺腳老闆”。此外,居民還能就近在業主的基地務工,每年收入2萬餘元。
如今,水利社區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6萬元,高出仁壽縣平均水準1.2萬元,每人平均收入水準排名仁壽前列。依靠養豬場和社區陣地的物業産業,水利社區還將集體資産總額做到500萬元,成功創建省級“四好村”和2019年度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
“現在,富裕起來的居民對公共配套設施提出了新要求。”劉建成説,目前社區正規劃修建一個網球場。此外,不少在外打拼成功的居民也想方設法回來,或準備從事農業生産工作,或準備做相關項目,“大家都鉚著勁兒要回鄉幹事業呢!”(樊邦平 攝影 潘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