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積分制後,環境衛生變好了,矛盾糾紛也少了。”“這個月積了22分,等我攢夠80分,就去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談起實行積分制帶來的改變,眉山市青神縣甘家溝村村民紛紛點讚。
2020年5月,甘家溝村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中心工作,結合當地椪柑特色産業,創新推行“椪香橘力”積分治理,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實現共建共治共用的鄉村治理新局面。
“橘”鄉新生,“椪”出積分
2020年5月,按照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整體工作部署,原甘家溝村、原白雲村、原壇罐窯村“三合一”成為新的甘家溝村。合併後,如何凝聚人心?如何進一步提升村民綜合素質?甘家溝村黨委書記陳曉明介紹,為將村民擰成一股繩,有效破解治理難題,甘家溝村黨委召開“書記壩壩會”15次,動員黨員幹部800余人次入戶走訪,廣泛收集村情民意後,“椪香橘力”積分治理模式應運而生。
據了解,“椪香橘力”採取四色五瓣積分制。四色即紅、橙、綠、黃,分別代表黨員、幹部、群眾、業主;五瓣代表“示範引領”“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五個方面。根據“五瓣”積分規則,五個方面可同時積分,積分達20分後可點亮一瓣“橘花”,累計100分點亮五瓣“橘花”。此外,村民可用積分在村委會“椪香橘力兌換中心”兌換獎品。不僅能兌換日常生活用品、柑橘種植農資等“有形”的實用獎品,還能兌換村修枝整形隊免費服務4小時、省內指定專家“一對一”授課等“智慧錦囊”。
“‘椪香橘力’積分治理是回應群眾呼聲、滿足村民需求的一種創新探索,同時‘橘’同‘聚’諧音,既融入了當地椪柑特色産業元素,也代表著凝心聚力、團結一心,寓意很好。”陳曉明説。
“橘”力積分,比學趕超
“我們把‘五瓣’所代表的內容進行了細化,設置了款項,對應了分值,如生態宜居方面,完成了房前屋後的美化,就可獲得2分的積分……”甘家溝村黨委副書記鄭華向村民詳細講解積分制度後,村民積極性很高。
村民郭建華把房前屋後的荒地開墾出來,利用家中的舊磚塊砌起一個小花壇,按照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公園“四小園”的標準進行修建,提升了整個庭院的“顏值”。郭建華指著自家門口的“橘花”開心地説:“現在我的家都成了村民學習模倣的對象了,我覺得很開心。”
為進一步發揮積分的效用,甘家溝村黨委將村民所獲積分具化為“橘花牌”標識,定置懸挂于村民門前,根據村民累計獲得的“橘花”數量,每月開展一次評比,身份、得分一目了然。同時,設置“橘花紅黑榜”,每月匯總一次,作為市縣評先選優、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和“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最美+”系列評選的依據。
“我這次將被扣減2%的集體經濟分紅,主要是在‘産業興旺’的種養迴圈方面沒做好,接下來我要多下功夫,爭取不再上‘黑榜’。”連續三次上“黑榜”後,一位村民覺得很是慚愧。
“現在上‘黑榜’的村民會及時改進問題,上‘紅榜’的村民會成為大家比學趕超的對象。”鄭華説,正向激勵、獎勵激發,反向警醒、懲戒警示,推行“椪香橘力”積分治理後,甘家溝村逐漸形成了你追我趕的治理氛圍。
治理有效,“橘”力振興
對於“椪香橘力”積分制帶來的變化,大夥看在眼裏,樂在心裏。現在,村裏臟亂差少了,美麗庭院多了;鄰里糾紛少了,孝老愛親的家庭多了。“椪香橘力”積分治理模式推行以來,在群眾的支援和配合下,甘家溝村拆除沿線違規建築52戶,風貌改造75戶,整治庭院210戶,美化綠化205戶,鄉村“顏值”煥然一新,為構建共建共治共用的基層治理模式提供有效路徑。
在取得良好治理效果後,甘家溝村黨委順勢利導,聚力建設以優質水果示範區、農耕文化展示區為主的“兩區兩帶兩中心,一廊一台一園”村級發展規劃,引導59名懂技術、有經驗的椪柑專業技術人才成立椪香産業協會,帶動村民新建高標準果園66畝,種植愛媛、春見等柑橘品種3600余株,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28人,促進村子進一步發展,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基層治理,群眾是主體。甘家溝村立足自身實際,因地制宜打造‘椪香橘力’治理品牌,讓村民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村集體活動當中,形成‘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的良好氛圍,為鄉村的全面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青神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羅超英錶示。如今的甘家溝村,大傢夥兒靠著辛勤勞動和良好習慣,形成人人參與治理,家家不甘落後的新局面,村裏洋溢著一股鄉村振興新氣象。(郭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