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最光榮”,這是11月24日,在京參加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後,全國勞動模範、四川省青神縣雲華竹旅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嵐在朋友圈發的組照配文。“這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一種鼓勵和鞭策。”陳嵐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他將以“勞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再接再厲。
近30年的時光裏,陳嵐一心撲在竹編的世界裏,用智慧和汗水創新竹編産品,推動竹産業和旅遊融合發展,將青神竹編打造成青神一張亮麗的文化旅遊名片,帶領當地群眾走上增收致富路。
孩童時起,陳嵐便隨其父陳雲華學習竹編技藝。一根根看似不起眼的竹子在陳雲華手中變成一件件藝術品,“竹編夢”也在陳嵐心中紮下了根。
1996年,25歲的陳嵐就任四川省青神縣雲華竹旅有限公司總經理。“最大願望是繼承和發揚青神竹編藝術。”陳嵐説,心中有夢就一定要努力實現。隨後,他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竹編産品的創新和研發。
在不斷推陳出新過程中,陳嵐和他的團隊用1釐米寬的薄篾層均勻地分出極細的竹絲,開發了一批薄如蟬翼、細如髮絲的竹編精品。從單色竹編到彩色竹編,從名人書畫到人物肖像,從鄉村風物到女士坤包……陳嵐先後帶領團隊創新了1000多個竹編産品,把竹編從技術提升到藝術境界,並獲得4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專利、30多個國內外金獎,不少作品被鄧小平紀念館、國際竹編藝術博物館等單位收藏。
2008年,陳嵐和他的團隊一舉攻克了“彩色竹編”難題,填補了世界上沒有彩色竹編的空白。2013年,陳嵐和他的團隊竹編作品——《苦樂清涼》榮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2018年,陳嵐帶領團隊製作的作品《國寶圖》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喀麥隆總統。
為了進一步弘揚竹編藝術,陳嵐瞄準文化和旅遊市場,修建打造了將竹編藝術與文化和旅遊有機融合的中國竹藝城,形成了集竹生態園林,竹編生産、展銷,竹藝旅遊觀光于一體的新場景。中國竹藝城裏,九層高的“竹筍”建築“破土而出”,作為專門的竹編博物館,收藏了3000多件精美的竹編藝術品,成為當地標誌性建築。
目前,中國竹藝城及周邊建設的國際竹編藝術城、國際竹藝博覽館均由陳嵐所在公司託管,每年可接待國內外遊客10多萬人次。
紛至遝來的遊客使得青神竹編的影響力不斷放大,並帶動了竹編工藝品銷售。“旅遊的拉動效應很強,這證明我們走竹旅融合發展的道路是十分正確的。”陳嵐説。
與此同時,陳嵐始終踐行“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從20世紀90年代起,陳嵐就開辦了形式多樣的竹編培訓班,為農村留守婦女、城鎮下崗人員、待業人員和殘疾人傳授竹編技藝,引導他們居家靈活就業,先後培訓國內外學員逾萬人次。
為加強技能培訓,做實非遺傳承,2014年,陳嵐協助當地教育部門編寫鄉土教材《竹的栽培管理與利用》《竹編工藝概論》,在青神縣中小學推廣使用,推動竹編技藝從娃娃抓起。
近年來,經過反覆實踐,陳嵐又探索出“公司+基地+培訓+農戶+旅遊”的模式,帶動3萬名竹産業從業人員走上致富之路,每年創造數億元産值。學員們用靈巧的雙手,“編”出了樓房,“編”出了笑臉,“編”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此外,陳嵐還著力在貴州、廣西、福建等地培育竹編領軍人,不少學有所成的學員或開辦公司、或成為行業大師。青神竹編已從家族傳承發展到社會傳承。
“藝術創作的道路永無止境。我會不斷學習,讓傳統竹編技藝與時俱進。希望通過青神竹編推動全縣竹文化旅遊、竹産業開發、竹生態建設全面發展。”談及未來的打算,陳嵐滿懷憧憬。(陳俊成 邵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