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去走訪脫貧戶,你呢?”
“我也要去幫助兩戶脫貧戶銷售柑橘。”
12月9日,像往天一樣,家住仁壽縣彰加鎮鏵爐村的袁世勇和妻子夏海英夫妻倆,每天出門時都要相互問一下對方。每個工作日早上7點左右,夫妻倆就會一同出門,然後走上各自的崗位,開啟扶貧工作。
一個是第一書記,一個村黨委書記,他們是彰加鎮扶貧路上的一對“夫妻檔”。
從教師到“第一書記” 不忘為民服務初心
“妻子是鏵爐村黨委書記,從2014年開始就全程參與村上的脫貧攻堅工作,每天看她回家忙碌,我已經‘耳濡目染’,明白了不少。”談起從教師到“第一書記”的身份轉變,52歲的袁世勇告訴記者,自己並沒有不適,反而很快就融入了新角色。
2019年7月,作為彰加鎮小學校鏵爐校區負責人,袁世勇接到一個新的任命——到彰加鎮徐廟村的“第一書記”。雖然徐廟村不是市定貧困村,但自從成為“第一書記”,袁世勇幾乎天天“泡”在村上,週末、節假日從不休息,一心一意撲在扶貧工作上,對全村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情況瞭如指掌。
“最忙的一兩個月,我們兩個人早上都是7點出門,晚上11點左右才陸續回家。”袁世勇説,甚至有通宵加班的時候,回家後睡半個小時,又出門上班了。
扶貧工作強度大、壓力大,但袁世勇夫妻從未退縮。“再苦再累我都能扛得住,但卻覺得愧對自己的女兒。”袁世勇回憶,2020年8月,在外地工作的女兒生病住院需要人照顧,那時候,正遇到脫貧攻堅工作的模擬普查,自己和妻子都無法抽身。不得已,只有女婿請假,全程照顧。雖然女兒在電話裏沒有一句抱怨,但説起這件事,袁世勇仍然幾度哽咽,取下眼鏡,悄悄擦著濕潤的眼角。
從産業幫扶到感恩教育 扶開工還要送一程
“養鴿子要特別注意衛生,你們的圈舍一定要按時清理,下一步還要想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鴿子糞便。”12月9日,袁世勇來到徐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梁昌軍的家中,了解他的生産生活情況。
近年來,因病致貧的梁昌軍通過村上的産業扶持計劃,建起鴿舍,跟隨能人養殖鴿子,逐步實現脫貧。“多虧扶貧幹部和村上對我的幫助,我一定會繼續努力,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梁昌軍説,目前,每個月都要賣1萬隻鴿子,2019年行情好的時候,一年的純收入都有18萬元。
雖然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已經全部實現脫貧,但袁世勇仍然不斷為他們規劃長遠的發展計劃,希望他們的明天能更好。
目前,脫貧攻堅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感恩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徹底轉變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思想,才更從根本上拔出“窮根”,不再返貧。袁世勇和夏海英經常在白天走訪看望建檔立卡貧困戶,向他們講解相關政策後,晚上回家還相互討論,取長補短,比比誰的方法更管用。
“老袁在我們家裏幾乎都不做家務,在貧困戶家裏卻勤快得很。”夏海英笑著説,自己有一天看到工作微信群裏發了一張袁世勇在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裏洗廁所的照片,當時還覺得有些驚訝。
原來,袁世勇之前去徐廟村8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彭守章的家裏走訪,看到他和弟弟兩個老人一起居住,廁所很臟都沒有清洗。第二天,袁世勇一早就從家裏拿了潔廁工具,和村幹部一起去幫忙清洗廁所,工作的照片被拍下來發在了微信群裏。
“鏵爐村有4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幾年來的共同奮鬥,他們的生活狀態都已經煥然一新。”夏海英説,自己村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都特別知足和感恩。有一年臨近春節的時候,建檔立卡貧困戶楊文書在夜裏,偷偷放了一隻雞在夏海英的家門口,離開後才打電話告知。第二天一早,夏海英去鎮上買了一箱牛奶,和雞一起,又送到了楊文書家裏。
從制定計劃到産業幫扶,從虛寒問候到感恩教育,仁壽縣這對扶貧“夫妻檔”,事無巨細,為脫貧攻堅貢獻著力量。(郭僑 潘建勇 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