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有個戰地記者——98歲盧陸念憶抗美援朝:以筆為槍,記錄崢嶸歲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0-23 16:46:13 編輯:卜海英 點擊: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10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曾經奔赴抗美援朝戰場的記者、今年98歲高齡的盧陸念在眉山市彭山區家中,又唱起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數十年來,這首歌已經融入了他的骨血,無法磨滅。
從戰火中的重慶到華北大學
盧陸念出生於1922年,是土生土長的眉山人。從宣傳進步思想到加入中國共産黨,從見證開國大典到親歷抗美援朝戰爭……盧陸念以記者的身份記錄了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時期。“忘不掉啊,不能忘,那些人那些事,現在都還歷歷在目,沒有他們哪有現在的好日子啊。”回憶起往事,盧陸念連聲感嘆。
不到二十歲,盧陸念便離開家鄉去往戰火中的重慶。此後數年,他用手中的筆書寫了很多報道,投遞到《大公報》《世界日報》等報刊。盧陸念説,手中的筆就是他的武器,這是當時他參加“戰鬥”的一種方式。
1948年,由於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黨中央預見到,迎接全國勝利,急需培養大批幹部,華北大學籌建。盧陸念當即決定響應號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他打扮成賣煙小販,穿過重重封鎖線,終於到了當時華北大學所在的河北正定,參加了半年的短期訓練班。
學成後,由於表現優異和新聞報道的經驗,盧陸念被分配到了北京,擔任《人民鐵道報》記者、編輯,采編了關於國旗確定等許多廣為傳閱的優秀報道。
直到現在,盧陸念還保留著每天看新聞的習慣。“哪天不看新聞就感覺自己是個瞎子聾子,比不吃飯還難受。”
見證開國大典到親歷抗美援朝戰爭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盧陸念就站在天安門城樓下,正對著毛主席。“能夠站在這樣的位置,我感覺很驕傲。”回憶往事,盧陸念依然激動不已。
1952年,盧陸念奔赴抗美援朝戰場進行戰地報道。跨過鴨綠江,越往前走,他越覺得有希望。“每個戰士都很有戰鬥激情,一點都不畏縮。”
戰場上,年輕士兵受了傷,走也走不動,卻還請求著“我要留下來,我要跟他們拼了”;士兵們面對戰火毫無畏懼,一聲聲吶喊著“只要有口氣,就要向前去”……盧陸念感受到每一個人誓死戰鬥的決心。
轟炸來襲,楊連弟一把將我推開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有這樣一名英雄,他並不是用槍炮殺敵,而是憑著榔頭、手鉗搶修鐵路橋梁,他就是“登高英雄楊連弟”。
有一次,盧陸念在鐵道兵團採訪搶修道路的楊連弟,飛機轟炸來襲,楊連弟一把將盧陸念推開,大喊:“你走開。”這次轟炸盧陸念和楊連弟都倖存了下來,但盧陸念膽戰心驚,連連叮囑楊連弟:“老楊,你還是要注意點。”楊連弟的回答盧陸念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注意啥,跟他們拼了!”
為阻止志願軍修復鐵路橋,美國飛機在朝鮮北部的鐵路線上投下了各種類型的炸彈。敵人連續轟炸,戰士們連續搶修。“這是一支英雄的隊伍,持續轟炸下,基本上能做到隨炸隨修,隨修隨通,建成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盧陸念説。不久後,盧陸念聽到楊連弟在清川江大橋光榮犧牲的消息,悲痛不已。
“他們就是這樣,只看得到別人的安危,看不到自己的。”回憶起往事,盧陸念泣不成聲。
退休後,盧陸念回到眉山,于1998年9月成立了“光彩事業促進會——陳希虞獎學金分會”,每年資助獎勵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和優秀教師。數十年間,資助過多少學生,他自己已經記不清了。此外,盧陸念還聯合其他愛心人士于1999年9月成立“彭山縣光彩事業促進會慈善分會”,資助學生800余人次。
“孩子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希望他們能夠銘記歷史、好好讀書,把革命先烈的精神發揚下去,不怕艱難,不畏險阻,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盧陸念説。(唐曉徵 林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