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加強基礎建設 鞏固提升脫貧品質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1-17 20:55:06 編輯:王梁 點擊: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青川縣搶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機遇,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援,多渠道整合項目資金,加大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方位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在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精準施策,持續發力,聚力實施交通、水利、通訊、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弱項,夯實脫貧攻堅根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品質。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投入資金9.61億元,修建硬化農村道路1000余公里,全面破解了“行路難”。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危舊房改造5000余戶,全面破解了“住房難”。投入資金5.4億元,全面破解“飲水難”。

鋪平鄉村路 加快脫貧步

初冬時節,觀音店鄉重巒疊嶂,綠樹黃葉紅楓,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山間,一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似玉帶般在山腰蜿蜒延伸,自駕景觀道玻璃觀景平臺上站滿了不少前來打卡的遊客。

“雲海,日出,楓葉…太漂亮了,如在仙境,不虛此行。”來自綿陽自駕遊遊客茍先生高興地説。


青川縣智慧農業典範——仙霧茶海(圖片由青川縣委宣傳部提供)

現在觀音店鄉境內茶觀路成了熱門網紅打卡地,前幾年可不是這個樣子,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觀音店鄉平均海拔1200米,坡高路陡,峰高谷深,森林覆蓋率達76%以上,交通制約、經濟滯後,是青川縣最為貧窮的鄉鎮之一。境內獨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出秀麗的自然風光,千年紅豆樹、山路十八彎、古溶洞等自然資源富集,人文遺産豐富,兩河村、河壩村國家級傳統村落等特色旅遊資源,也因為交通不暢,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近年來,觀音店鄉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加快實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完成騎(馬)觀(音)路、茶(壩)觀(音)路兩條通鄉路建設,完成6個村村道硬化工程,修建便民橋9座。同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綠色産業,集中管護茶葉1300畝,新栽植茶葉100畝,青竹、觀音食用菌基地發展效益良好,出産的黑木耳、香菇、蜂蜜等農特産品賣向更廣闊的市場。隨著廣甘高速的建成通車並設站,觀音店鄉區位劣勢得到根本性扭轉,成為青川縣離廣元飛機場、廣元高鐵站最近的鄉鎮。

“以前這就是一條鄉村道路,通過擴建硬化後,沒想到還成為了一個網紅打卡地。”觀音店鄉余壩村黨支部書記唐映凱望著茶觀路自駕景觀道説,如今,咱們也吃上了“旅遊飯”。

修通一條路,架設一座橋,就是打開一扇致富的大門。截至目前,青川縣已累計投入交通扶貧資金9.61億元,79個貧困村已硬化通村道路465.69公里,新建便民橋45座、招呼站79座,建成通社路、産業路、連戶路335.57公里,實現貧困村通公路通暢率、黑化硬化率、安保覆蓋率均達到100%。2018年底已全面實現鄉鎮100%通油路,建制村100%通水泥路目標。

喝上自來水 奔向甜日子

“擰開水龍頭,水質清澈甘甜,這下再也不擔心缺水了。”近日,青川縣蒿溪回族鄉地坪村六組村民張天文開心地説著村裏飲用水的新變化。“我們村早就吃上了自來水,但受地勢和水源的影響,經常缺水,特別是牲畜飲水,有時還要到很遠地方挑水。”


易地扶貧搬遷點竹溪谷 攝影:沈若飛

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屬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特別是對於以傳統種養殖業為主的貧困群眾,一定程度上來説窮在水上,難在水上,脫貧的出路和希望自然也在水上。

青川受地形條件和自然災害影響,水源地變化頻繁,飲水安全不穩定、易反覆,供水工程分佈廣、數量多、規模小,運營成本高,缺乏專業管理。

脫貧攻堅以來,青川逐漸完成從供水工程普及建設到供水工程改造升級的重心轉移,按照“先建機制,後建工程”原則,從管理機構、項目建設、運營維護、應急處置等方面深入探索,形成了“以村社為主體,鄉鎮統籌,縣級指導”的由點到面的政府管理指導體制。通過引提結合、建設第二水源、改造“帶病工程”、擴充專業技術管理隊伍來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全縣累計投入6720.89萬元,新建和改造各類飲水安全工程1111處,鞏固提升14.07萬群眾的飲水安全,實現飲水安全全覆蓋。

近年來,全縣水利扶貧項目産水配套(高效節水灌溉)共涉及20個鄉鎮87個項目,完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1175畝,共計新建引水水源工程41處,新建和改善提灌站14座,渠道26.43公里,蓄水池153口。通過大力實施産水配套項目,直面破解“因水致貧”的難題,助力青川縣貧困村茶葉、木耳、油橄欖、羊肚菌等特色産業發展壯大。

住上好房子 過上好日子

近日,青川縣房石鎮新龍村低保戶何躍春非常高興——在政府的支援下,他家的D級危房推倒重建,一家人搬入新居生活。

“以前我家是木架房子,年久失修,加之家庭條件差,一直沒有修新房。感謝政府的支援,今年我們終於把新房建好了,客廳、臥室、廚房和廁所樣樣齊全,住起來安逸得很。”何躍春樂呵呵地説。

近年來,青川縣把安居扶貧項目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持續抓好危舊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確保農村貧困群眾“搬得出、建得起、住得好、能致富。隨著青川縣整縣脫貧摘帽,截止2019年底,青川縣共計完成中央、省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危舊房改造5000余戶。

不獲全勝,絕不收兵,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今年以來,青川縣持續推進安居扶貧工作,重點針對全縣五保、低保、殘疾等重點人員住房進行了全面摸排,並對住房條件存在安全隱患的住戶,按照相關要求實施改造,確保每個群眾都能住上安全住房,脫貧路上一個不掉隊。

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還要保證他們“穩得住、能致富”。青坪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按照“四合院、撮箕口、吊腳樓”的川北傳統民居風格,緊緊依託現有的生態資源優勢,圍繞青川全域旅遊發展思路,結合當地民俗文化元素,將安置點向景區靠,將安置點作為鄉村旅遊景點打造,規劃建設“湖山竹院”四合院一座和連排民居安置區。依託獨特村容村貌和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青坪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高“顏值”成鄉村旅遊打卡地,村民強錫香剛開的農家樂也有了一個新名字——“茶山第一家”,每逢節假日來村裏遊玩的市民越來越多。

“我們農家樂生意還可以,生意就接了好幾撥了。”村民強錫香已經嘗到鄉村旅遊的“甜頭”,最近還接到了週末前來鄉村旅遊吃飯的預訂電話。景村融合,不僅改善了群眾的居住條件,提升了群眾居住品質,更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真正讓群眾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茍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