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廣元市昭化區與浙江省龍泉市兩地教育對口扶貧協作正式簽約。雙方教育部門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在東西部教育扶貧上譜寫了新篇章。
培訓成常態,教師專業成長提速
“特殊時期,特別任務,也特別期許。這次培訓對我來説,機會難得,因為我將零距離接觸發達的浙江龍泉教育……”2020年6月底,昭化區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在龍泉市開班,學員代表程盼很激動。
2018年以來,昭化·龍泉兩地堅持資源共用、優勢互補、發展互惠、合作雙贏,緊緊圍繞學校管理、教研聯動、教師交流、學生互動、就業創業等領城,開展全方位的合作交流。2019年春季學期,昭化區40名校(園)長赴龍泉參加昭化·龍泉教育協同發展研討班,在學校黨建、教育提質、隊伍成長、教育科研、心理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學習和交流。
“2019年暑期,我們邀請龍泉名師團隊來昭舉辦專題講座,加速了昭化教師隊伍成長。”昭化區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交流成常態,教育融合發展提速
互派學校管理骨幹挂職交流,是龍昭兩地教育扶貧協作內容之一。
史小紅為廣元民盟燭光初級中學教導主任,昭化區校長後備庫人選。2020年5月起,她挂職龍泉市第三初級中學副校長。
“昭化教育同龍泉相比,差距客觀存在,尤其是在教育管理上,現代化特徵明顯。很多理論方法,我們都可以學習借鑒。”史小紅感言。
自2018年以來,龍昭兩地積極推進教育人才交流,雙方互派交流教師9人。為進一步促進兩地教育深度交流,龍泉、昭化還開展了高中階段學校結對工作,建立了定期互訪機制,三年來,開展互訪活動11次,吸納彼此辦學經驗做法20余條,兩地教育融合發展明顯加快。
以“心育”建設為先導,助力特色學科建設
昭化為農民工大區,常年留守學生佔比50%左右。由於親情缺位,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學生教育成為重要課題。近年來,昭化啟動了“替代服務”研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留守學生教育問題。2018年,昭化把“心育”建設擺上了議事日程。
“龍泉‘心育’工作領跑全國,‘心育’課程建設經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昭化區教育局教育股負責人肖子錦告訴筆者,為取得“真經”,2020年6月,昭化派出17名心理健康種子教師赴龍泉學習,探索適合昭化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子。
除了培育一批心理健康教師團隊外,昭化區還將學校心理健康陣地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建成學校心理健康諮詢室40間,創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8個,不定期邀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32次,“心育”工作開局良好。
以“瓷”為媒,開闢職業教育新領域
2020年6月下旬,昭化職中龍泉青瓷班首批作品在浙江龍泉順利開窯。捧著自己的青瓷作品,昭化職中學生王超激動不已。
“來龍泉半年了,跟著老師學青瓷,一開始不知道如何上手,心裏很著急。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從揉泥開始,白天學,晚上琢磨。沒想到,自己的作品也能順利出窯。”王超説,同他來龍泉一起學習的,還有11名同學,他們一直都在龍泉青瓷寶劍技師學院專家的指導下學習青瓷製作。現在,制胎、上釉等工藝,他們都基本掌握了。
推動中職學生送培就業,是龍泉、昭化教育扶貧協作項目之一。2018年以來,昭化職中先後選送82名學生到龍泉龍職中就讀,其中建卡貧困戶學生52名,在青瓷班就讀學生38人。
為了讓昭化學子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龍泉青瓷寶劍技師學院組建了青瓷專業教學團隊,搭建了教學空間和創作實踐基地。
“為辦好這個特殊的班級,學校給昭化學生獨立編班,加強他們的專業技能培養,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準。同時,我們還關注著這些孩子未來的就業方向,為他們提供創業就業指導,幫助規劃職業生涯,安排實習就業。”該學院院長曾國健説。
據了解,廣元窯曾有悠久的燒制史,尤以黑釉瓷器馳名中外。近現代以來,廣元窯衰落,燒制技藝失傳。建“劍瓷樓”、打造瓷器陳列室、建設廣元窯燒制創設實踐基地,兩地正攜手推進廣元窯復燒工作。(羅光永 李娟 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