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旺蒼縣大德鎮:種好脫貧果 過上甜日子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8-03 16:01:04 編輯:王梁 點擊:

8月2日一大早,旺蒼縣大德鎮黃柏村的梨樹園裏熱鬧非凡,果農忙碌,村道路上,等候的小貨車排成一行。不久,這些梨將運往旺蒼縣城區和成都、綿陽、重慶、山西等地。

黃柏村的果農張小平在梨樹間忙碌,剛剛摘完兩棵樹的梨,他臉上洋溢著笑容,算了一筆賬,今年能收入2萬多元。談起種梨經歷,張小平總是滔滔不絕。

“不信幾個爛梨子還能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張小平告訴筆者,當該地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班子最開始説起要在村裏大力發展梨子的時候,老百姓議論紛紛,“自己種的梨樹每年梨子成熟了,送人都沒人吃。”

旺蒼縣大德鎮駐黃柏村第一書記陳從升隨即附和道,“當時村裏沒有一個老百姓不搖頭的。”陳從升介紹説,黃柏村由於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老百姓多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他們也不是不想改變,就是擔心梨子後面銷路不好,反而耽擱了他們種莊稼。

面對老百姓的質疑,鎮、村幹部組織該村老百姓前往蒼溪縣實地考察、回村後再次積極奔走勸説:“雖然梨産業短期內不能增收,但發展前景很好,屬於特色産業,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為大家的支柱産業。”黃柏村村支部書記鄧懷瓊和主任張輝主動充當大戶,進一步打消了農戶種植梨樹的疑慮。

很快,2017年年初,300余畝的梨樹在黃柏村栽種成功,其中翠冠梨200余畝、黃金梨100余畝,在沒有經驗借鑒、沒有技術支撐的情況下,摸著石頭過河,積極探索出“種養殖合作社+大戶+農戶帶動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三年過去了,一棵棵梨樹上全都挂上了一個個飽滿的梨,每一個都用牛皮紙包著。遠遠望去,像是一個個小燈籠。
“今年,我們村梨樹初産量預計可達10萬餘斤,商家們紛紛打電話訂購,預計産值可達30余萬元。”陳從升介紹到,黃柏村所産的翠冠梨、黃金梨個大皮薄、脆甜多汁,吃起來甜而不膩、果香撲鼻,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已通過“批發+零售+電商平臺”的銷售方式,遠銷省內外。

黃柏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菊華已是70歲的高齡,子女常年在外務工,自己在家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只能靠子女貼補家用,雖然吃喝不愁,但總覺得自己是一家人的累贅。2017年在政府引導下,不顧子女的質疑,跟黨走、信政府,開始種植梨樹。日前,梨子一成熟,政府和幫扶部門就幫忙銷售,來田間地頭收貨。收入數千元後,她笑得合不攏嘴,幹勁十足,“這日子,越過越甜!”

“當下的黃柏村脫貧有門路、致富有産業、生活有保障,瓜果飄香、水美魚肥的一張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該鎮主要負責人説,下一步我們將結合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協調項目解決種植大戶常年的管護費用、將該産業轉化為村集體經濟項目,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使全村所有老百姓從中受益。

據介紹,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鎮打造流水養魚科技示範園、建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培育一批特色農家樂,建成集觀光、餐飲、休閒、垂釣、度假、體驗等未一體的休閒漁業主題公園,激起鄉村旅遊新熱潮。通過舉辦梨花節,漁業賽事、採摘節、美食節等活動,吸引縣內外遊客觀光旅遊,拓寬了當地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增收渠道。(代蕊 楊生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