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末端治理 為群眾幸福生活“加碼”

——雨城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構建平安雨城新格局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2-25 09:59:46 編輯:羅鎮 點擊:

“聯包幫”單位人員進小區宣傳

基層是厚植黨的執政根基的關鍵,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小區治理是城市基層治理的最末端。如何提升小區居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如何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工作的積極性?

雨城區委政法委在指導基層社會治理中將治理的落腳點延伸到老百姓的生活圈,通過凝心聚力抓黨建,貼心幫助抓治理,暖心為民抓服務,將治理觸角延伸到最末端。

抓黨建聚心,提升群眾獲得感

國盛·雅安國際商貿城位於雨城區東部,毗鄰雅安火車站、汽車客運中心和公交總站,處於北外環線的尾端。

曾經,有市民丟電動車、商家之間惡意競爭,大打出手的情況在商貿城周邊時常發生……

如今,不僅丟電動車的情況沒有了,商家之間更和諧了。而這一切離不開黨建引領,社區與商圈結對共建,相互支援。

“我們了解到商貿城有來自外地30多名黨員,他們長期在雅安,黨組織生活過得較少。”在一次商會宣講中,青江街道黨工委書記姚建新發現了這一情況。

2019年5月,在社區的指導下,成立了商貿城商圈黨支部,今年4月還成立居然之家雅安分公司黨支部,隸屬孝廉社區黨委,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

近段時間,不少穿著紅馬甲,帶上紅袖套的志願者在青江街道轄區的街道進行創衛志願服務。這裡就有商貿城黨支部的黨員志願者,以及在黨員帶頭作用下參與志願服務的企業員工。

企業還對接社區居民需求,開展各類公益活動。為小區居民提供免費維修小家電、到商家務工、諮詢服務,形成社區吹哨、企業報到、群眾參與三方共贏的局面。

“社區力量有限,我們整合資源,聯合企業、社區裏的相關單位和部門共同發力。”青江街道黨工委書記姚建新表示。
在商貿城所在的孝廉社區,企業、單位等共同出資購買8輛電動車、一輛垃圾車、1輛微型消防車、由物業的保安在社區步巡和車巡的方式進行巡邏……商圈治安環境得到改善,逐漸形成“黨建搭臺、商戶唱戲、群眾受益”的和諧商圈環境。

不僅是將黨組織建在商圈上,還努力發揮黨員領導幹部牽頭作用。隨著雅安經濟社會的發展,雨城區中心城區的房地産市場不斷拓展,隨之而來涉及物業管理的矛盾糾紛也不斷增加。

在黨員領導幹部的牽頭作用下,2019年8月22日,雨城區成立雅安市首家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專業的調解組織針對業主與業主之間,業主與業委會之間,物業企業之間等內容,免費為市民調解,在調解的過程中進行普法教育,化解矛盾促進小區和諧。自物業調解委員會成立以來共受理117起案件,調解成功76起。

抓治理貼心,提升群眾安全感

雨城區漢碑路468號工行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近日,筆者走進該小區,地面乾淨整潔,機動車有序停放在停車線內……小區環境整潔乾淨。“小區變化大,環境衛生好了,住著很舒適。”該小區“自管委”成員趙雙蓮説。

之前的小區存在雜草叢生等情況。2017年,市工行小區移交到土橋社區後,在社區的組織下,業主們召開了一次院壩會。此後,還成立“自管委”,選小區有威信的人擔任“自管委”主任。

小區管理和建設越來越好。“自管委”成立後,小區逐漸走向正規化,一天天改變著。土橋社區黨委書記盧德芬介紹,該小區不僅增加了門禁卡等安全設施,還將圍墻提升,後來又掏化糞池、安裝太陽能路燈等。

小區居民紛紛表示,有了“自管委”後,小區裏的事情大家討論、決定、參與,實現了共建共用。

不僅“自管委”加入,還有幫扶單位以及企業的幫助。在青江街道石馬社區漢都華府小區居民也感覺到幸福感提升。

11月27日,筆者走進漢都華府小區,幾名老年人正坐在初心廣場上的亭子裏閒聊,在一邊的健身廣場上幾名放學的小學生正在玩耍,與小區裏整潔的地面、大面積綠化,構成一幅和諧的畫卷。要知道,此前這裡私搭亂建、舊桌子、舊電瓶車放在樓道裏的情況很普遍。

2018年開始,該小區開始探索居民自治。通過業主委員會或“自管委”,將黨小組建到樓棟,進行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同時將黨支部建到小區裏,與“聯包幫”單位和企業結對共建,社區牽頭、業委會來主導、群眾來參與,規範老百姓的生活習慣。今天的漢都華府小區居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土橋社區的和平B區也是一個安置小區。此前,該小區基礎設施薄弱,沒有公共設施,小區居民的滿意度不高。在“聯包幫”單位雨城區法院的大力幫助下,修建垃圾池、建渣池,環境得到進一步改變,並增加了公共文化空間,有了娛樂地點,老百姓滿意度提高。

如今,青江街道探索並逐漸形成“幫扶單位+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種力量深入推進聯建、活動聯辦、治理聯抓、文明聯創,構建“共建共用共贏”的小區治理格局。

抓服務暖心,提升群眾幸福感

如何更好解決老百姓反映的問題?“我們用200%的努力解決老百姓反映的問題。”青江街道辦和社區工作人員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移動辦公進小區大院就是其中的有益嘗試。通過移動辦公進小區收集民情民意,解決老百姓反映的問題,用心服務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一張桌子、一根板凳、拉上橫幅……11月6日,青江街道土橋社區聯合雅安農商銀行、“聯包幫”單位市衛健委在青江街道怡心苑小區開展“移動辦公進小區”暨民法典宣講進小區系列活動。社區特邀退休法官范紹軍給在場居民宣講民法典的內容及重大意義。

志願者埋頭為小區居民磨刀,義務為居民理髮,社區工作人員用心收集小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法治課宣講後,在土橋社區黨委書記盧德芬和主任盧朝雲的指揮下,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隊伍分組分工,有序開展便民服務。

有為居民提供養老保險驗證的、有辦理醫療保險購買的、有電子社保卡運用推廣宣傳的、有發放金融服務宣傳資料的、有收集居民意見建議的、有為居民提供免費磨刀等服務的,現場人頭涌動,非常熱鬧。

所謂“遠親不如近鄰”,盧德芬表示,移動辦公進小區不僅為小區居民提供貼心、便捷、高效的服務,還提升了社區服務工作水準,增進鄰里和睦之情。

這樣的活動也切實解決著老百姓反映的問題。原來,怡心苑小區的主水管每個月爆管停水,嚴重影響小區居民的生活。後來經過社區、城投公司、自來水公司幫助,解決了水管問題。但新的問題又來了,更換管道將400米的小區道路挖爛,小區居民對此反映大。

收集到此意見後,社區通過“聯包幫”單位市衛健委協調相應單位,一個星期就將道路維修好。小區居民很高興,大家送上錦旗表達感謝。

移動辦公進小區活動開展期間,該小區居民還在抖音上發佈短視頻為社區工作人員點讚。不僅在土橋社區,包括石馬社區在內的青江街道社區裏都在開展移動辦公進小區活動。

“變化大得很,享受過幾次免費理髮服務。”石馬社區漢都華府小區居民魏國華為公益活動點讚。移動辦公進小區活動,解決了老百姓反映的大事、小事,從而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李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