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九襄法院”裏的家長裏短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1-07 09:48:28 編輯:羅鎮 點擊:

地處四川西南大渡河流域、攀西旅遊經濟帶的雅安市漢源縣九襄鎮,有著2100年的鎮史,歷史悠久、農商發達,是雅安第一人口大鎮,也是四川省商貿重點鎮。

守一方百姓安居,護一城和諧穩定。位於這裡的九襄法庭是雅安市最大的基層人民法庭,受理案件量居全市基層法庭首位,也是當地群眾口中的“九襄法院”。

小家連著“大家”,家事審判事關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和諧,事關社會的穩定與安寧。如何適應新形勢下家事糾紛的特點,結合當地特色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

2016年11月,九襄法庭被四川高院確定為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單位。法庭裏的法官們亦積極探索創新審判工作模式,全力化解轄區內家事糾紛。

2019年以來全庭共受理案件977件,較同期減少18%,其中家事糾紛案件佔受理案件總數31%。九襄法庭先後被省法院表彰為優秀人民法庭、“陽光型、效能型、服務型”法庭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家庭化設置+氛圍營造,打造“人情味”的“家調室”

中式的裝修風格、紅棕色的圓桌、窗邊的兒童娛樂區、走廊上張貼的“孝、禮、愛、康、和”以及漢源縣“好人家”照片……若不是墻上懸挂著莊嚴的國徽,很難想像眼前這個充滿“家味”的地方竟是家事審判調解室。調解室裏,法官不再是“法官”,而是調解家事紛爭的“主持人”,傳統的“原告”“被告”牌被以“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等家人的身份牌代替,當事人雙方所坐的位置也不再是以往的面對面,而是圍著圓桌相鄰而坐。九襄法庭庭長呂鋒介紹道:“為了減小當事人雙方的對抗情緒,營造寬鬆緩和的調解氛圍,法庭對調解室進行重新定位,立足‘圓桌審判’,打造具有濃厚‘人情味’的‘家調室’,努力讓矛盾雙方在‘家’中三思後行,更便於化解家事糾紛。”

調解家事糾紛

在九襄法庭,二樓面積近200平方米的家事審判中心內,除了家事審判調解室外,還入駐了訴調委調解室,設立了心理疏導、律師接待等功能室,處處體現著司法的寬容與包容,讓家事審判有了家的溫度。
  
近年來,九襄法庭在全面探索家事審判方式改革上,不斷加大司法便民措施,切實將家事審判改革作為為民、利民、便民的有力渠道和解決群眾訴累訴難的有效途徑。“針對當事人年紀大、農忙等特殊情況,對行動不便,地處偏僻地區的當事人,我們到府提供法律服務。”九襄法庭庭長呂峰談到,自實行員額法官辦案和家事審判方式改革以來,九襄法庭便開始下達巡迴辦案任務指標,並將這一規定作為制度長期堅持。

把脈問診+對症下藥,探索創新家事審判模式

“她已經改嫁,我為什麼還要承擔贍養義務?”家住漢源縣九襄鎮富鄉鄉的村民黃麗(化名)認為63歲的母親姜玲(化名)已經改嫁,且沒有幫助自己照看孩子,自己不應該再給付贍養費。法官在走訪中了解到,自2017年3月姜玲(化名)改嫁後,二女兒黃麗(化名)便不再給付贍養費。姜玲(化名)因年老、體弱、多病,喪失了勞動能力,自己的基本生活、生存條件無法保障,於是一紙訴狀將自己的女兒告到了法院。
憑著多年的審判經驗,九襄法庭法官符涌詩認真分析後發現女兒黃麗(化名)可能存在心理癥結。“母親改嫁,女兒或許産生了心結,如果僅僅局限于法律層面解決,很難從根本上化解矛盾糾紛,對家庭的長期和睦也會産生影響”。於是,法官委託心理諮詢師,運用專業的心理諮詢方式對黃麗(化名)進行心理疏導,最終通過心理疏導和法律裁判雙管齊下,這起贍養糾紛妥善得到解決,冰封的親情得以解凍。

家事糾紛調解現場

依託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團隊,通過心理干預,促進家事矛盾糾紛化解是九襄法庭的一項實踐創新。這樣的創新還有探索建立覆蓋全鄉鎮、村組、社區及案件多發地的“家事調查員、家事調解員、執行資訊協查員、文書送達協助員”四員一體聯動機制,科學制定人員工作職責和工作方式,依託“四員”實地走訪調查、出面參與調解、協查執行資訊、協助送達文書等,有效分擔家事案件審判的工作壓力。

“每一項制度的創新,都是針對家事案件特點進行的量身定制。”有著多年家事糾紛調解經驗的九襄法庭副庭長黃茂果談到,自開展試點工作以來,九襄法庭對家事審判工作開展了大膽的探索,針對矛盾較尖銳的家事糾紛案件啟動了“適時調查取證程式”,法官走進當事人的生活、單位及朋友圈,充分多方了解當事人的情況,盡可能多地調取證據,努力彌補家事案件因當事人舉證不足的缺陷,為有效化解糾紛打下基礎。

多方參與+溫情司法,多元化解家事糾紛

漢源縣宜東鎮村民劉濤(化名)將姜蕓(化名)訴至法庭,理由是姜蕓(化名)既然沒有和自己結婚,就理應退還自己10萬元訂婚禮金。這是一起典型的婚約財産糾紛案。由於案件涉及農村婚戀風俗,庭審中雙方當事人爭議較大,無法調解。

休庭後,承辦法官邀請了當地派出所、鎮司法所、村組幹部共同參與調查、調解,通過三次與被告姜蕓(化名)交心談心,最終達成了被告姜蕓(化名)一次性給付劉濤(化名)8萬元的協議,該案圓滿化解。“家和萬事興,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調解希望,就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九襄法庭一直秉承的家事案件辦案理念。在調解過程中,法官們貫徹“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的思想,在調解不成時及時判決、定分止爭,提高多元化調解糾紛的實際效果。他們踐行“溫情司法”,前移關口,充分發揮“法官+N”的多元聯動調解機製作用,加強與婦聯、司法所、派出所、鄉鎮、村社等聯繫,加強對基層調解組織的指導,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促進婚姻家庭和諧。

據黃茂果介紹,九襄法庭受理的家事糾紛案件中,很大一部分是關於婚姻關係的,為此法庭在建立“多元化調解中心”的基礎上,邀請了一批熟悉婚姻家庭法律條文的個人為特邀調解員,制訂了系列特邀調解員工作規則,並加強培訓指導,努力將大量的家事糾紛化解在立案階段或者審前準備階段。近兩年來,九襄法庭共審理各類家事案件312件,結案302件,其中,調解結案105件,調撤率達56%。(雅安中院 盧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