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級文明城市創建中,滎經縣結合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更加突出生活環境、社會風尚、市民素質、城市文化建設。對外樹立形象、對內凝聚人心,全力打造宜居、宜遊、宜業、宜養的現代文明城市。
在鞏固提升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康寧路改造提升、行道樹修剪、創新垃圾收運模式、改造老舊小區等措施,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公共環境和公共服務,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邁上新臺階。
創新機制,構建創建組織網路
多年來,滎經縣領導班子以全民參與、共建共用為目的,以創新機制為保障不斷推進各項創建工作。
以全面開展撤縣設市工作為抓手,統領統籌推進國家衛生縣城、國家森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園林縣城創建工作(“1+4”聯創工作)。2019年以來,成立了縣委書記和縣長任總指揮、縣委副書記為指揮長、多名縣級領導任副指揮長和縣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1+4”聯創工作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和督查工作。指揮部領導堅持現場調研、現場督辦。各級各部門明確了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每個部門明確1名專職聯絡員,構建了創建組織網路。
從創建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檔案材料審核報送機制、督查督辦機制、宣傳工作機制、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專項整治機制、工作評比機制、投入保障機制八個方面提出長效機制建設路線。多方努力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門落實、群眾參與、社會支援”的創建工作格局。
每年召開創建動員大會、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協調會議、對標會議,及時安排、檢查、推進各個階段的工作,各重點責任單位對照目標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迅速落實,一系列創建機制和活動迅速建立。
動員機制。召開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將工作目標分解、責任落實到人,動員市民積極參與。
培訓機制。組織全縣各級各部門學習省級文明城市的測評內容、測評標準和測評方法,並對材料收集、整理等相關工作進行培訓。
考評機制。縣文明辦、創建辦指導督查組對創建工作進行實地考察,對窗口行業進行指導和培訓,明確責任。
探索方法,提升全民文明高度
在創新機制的基礎上,全縣形成了以督察為手段,以活動為載體的“滎經經驗”。
定期召開協調會,研究部署、協調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創建任務完成。成立文明城市創建督查組,利用新聞媒體、縣目督辦、縣紀委監委等力量對創建工作各項進展情況進行明察暗訪。建立問責制度,依據市、縣兩級的測評結果,按排版名情況進行獎懲。對目標沒有完成而影響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將由縣紀委監委會同縣文明辦、縣目督辦進行問責。
推進志願服務建設。加快推進全縣誌願服務中心建設,設計與落實相關活動項目,推動志願服務向縱深化、專業化、制度化發展。加強以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公園景區、窗口單位等為重點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站點建設,制定並落實志願服務激勵評定制度。開展“志願服務周周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市民群眾通過志願服務參與城市治理和文明創建。組織開展了“人人動手參與,清潔家園創文明”“創建文明小區,爭當文明使者”等創建活動,交通文明勸導、街道秩序維護、環境保護等志願服務活動。
持續打造“滎經好人”品牌,廣泛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時代楷模等推薦評選活動,大力宣傳先進事跡,引導廣大群眾爭做新時代出彩滎經人。把“提高人、教育人、塑造人的”理念貫穿于創建全過程,廣泛開展評選“文明戶”“文明家庭”“好公婆”等活動,全方位引導群眾在參與中增強文明意識,形成文明習慣,提高文明素質。
大力倡樹文明新風,深化“踐行價值觀 文明我先行”主題實踐活動,全面抓好文明服務、文明執法、文明經營、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六大文明”活動落實,營造做文明人、辦文明事的濃厚氛圍。
把握機遇,不斷擴大文明成果
滎經縣將文明城市創建看作是一個孜孜以求的目標,目的就是要讓15萬滎經人民共創共用文明成果。
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步伐,推動城鄉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改善、公共服務完善,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到現代城市生活。
2019年,在縣、部門、鄉鎮(街道)的共同努力下,“1+4”聯創工作取得了亮麗的成績。
城市建設加速推進,德能新城E組團、青華片區等5個棚改項目有序推進,兩河新城、經河上院二期等4個房地産項目破土動工,縣城建成區面積達6.39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45.7%。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楊柳河應急避難廣場、經河西路項目開工建設,政府前區、蔬菜片區應急避難廣場項目加快前期,太極公園項目正式動工,縣城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維持100%,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城鄉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所有行政村。
城市形象逐步提升,獲得國家衛生縣城稱號,國家森林城市予以備案,省級文明城市、省級生態園林縣城創建步伐加快,鴻林新城被評為省園林式居住小區。
如今,在文明創建的指引下,更加和諧、文明、幸福、宜居的新滎經以跨越式發展踏上新征程。(滎經縣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