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爬上灶臺
“我家大門常打開,歡迎熊貓上灶臺,幹得稀的全都有,幾時餓了你就來。”算起來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但大熊貓“樂樂”坐在灶臺上的照片還是特別珍貴。不用説,美好而又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總是久遠流傳。
大熊貓深夜到訪農家
話説20世紀70、80年代,邛崍山深處住著一戶人家,男主人叫王全安。老王家只有一間木板屋,獨門獨戶,周邊沒有一戶鄰居,看不見一個人,想要串個門,買點生活用品,就得翻山越嶺,走十幾裏山路,到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大水溝保護站,或者再走遠一點,到寶興縣城。
老王家窮,山裏人也不講究,小木屋漏著雨,透著風,白天進陽光,晚上看星星,衣服打補丁,被褥滾棉球,飯碗缺了邊,鐵鍋裂了縫。可老王家自得其樂,地裏刨食,春華秋實,想吃什麼種什麼,圈裏養豬,坡上放雞,農閒時去買點油鹽醬醋,扯布做衣服,順便再聽聽新鮮事。挺安逸,挺知足。
那是1981年冬天,眼看就要國春節,老王長途跋涉,專門去寶興縣城買了年貨,背了回來,一家人高高興興,都盼著過個好年。沒想到大年二十六,剛送走灶王爺,到夜裏,年貨就被偷吃了。水果、糕點、肉,一塊不剩,滿地掉渣,不但偷了吃的,還偷走了鍋蓋、木盆和水瓢。
誰幹的?肯定不是人類,誰會跑十幾裏的山路,來偷這些不值錢的東西?那就是野獸。可這野獸光偷吃,不傷人,説不定是野豬?
到了晚上,一家人躲在屋子裏,等著“小偷”出現。
天剛黑,“小偷”又來了。好大的個頭,晃晃悠悠,從從容容,就像回娘家的新媳婦。待這個大傢夥走進了,老王一家就看清楚了,嗨,不是野豬,是大熊貓。
“樂樂”成老王家常客
年貨被大熊貓吃了,大年就不過了?媳婦埋怨孩子哭,老王心裏也彆扭。想來想去想不通,老王去了蜂桶寨,找保護區討個説法。
“熊貓偷吃的年貨我們賠。”這一找,還真找對了。保護區工作人員又多給了老王一些錢,讓他多買點食物放著。因為冬天天氣冷,山上食物少,熊貓餓了才會造訪他家,讓他別把熊貓當“小偷”,要當客人。
領了錢,買了年貨,老王回到家,前前後後這麼一説,全家都高興了。吃就吃了吧,這不又有了?來就再來吧,咱就把它當貴客。
這天晚上,老王家就一通忙乎,熬了軟乎乎的糖稀飯,燒了香噴噴的豬骨頭,還把廚房的門大敞著。一家人又躲在屋子裏,等著看貴客吃得可口不可口?
半夜裏,這只大熊貓又來了,大口大口喝稀飯,嘎嘣嘎嘣嚼骨頭,吃飽了,喝足了,爬上灶臺轉個圈,一看還有幾根大骨頭,得,帶走吧,省得回去餓。
屋子裏,老王一家人都樂壞了,跟在熊貓屁股後面説:“有空常來吧,解個悶兒,咱們獨門獨戶,搭個伴兒。”
打那以後,這只大熊貓就成了老王家的常客,每個冬天都來,有時候來兩三次,多則間隔七八天,少則間隔兩三天。有時候還帶了別的熊貓一起來,少則兩隻,多則三五隻。
此後,老王家也習慣了,每年冬天都要多備一些吃的,放在灶臺上,夜裏也不關廚房門,就當是自家的兒女,想來就來,想吃就吃,不用打招呼,來去都自由。
老王還給貴客起了一個名字叫“樂樂”。能不樂嗎?既可以在山野裏自由自在的生活,又有老王家的“戰備糧”隨吃隨有。老王也樂啊,多做點吃的喝的也不辛苦,熊貓來時還能偷著看偷著樂呢。
一晃就是十多年,熊貓“樂樂”也不把自己當外人,吃掉了老王家200斤糧食,800斤骨頭,20斤白糖。
留下上灶臺的精彩瞬間
多年後,我在寶興縣見到了給“樂樂”拍照的高華康,他工作之餘喜歡攝影,聽説了“樂樂”的故事,就約了一個報社記者一起,來到老王家,潛伏在閣樓上,舉著相機,一級戰備。等啊等,等到半夜,記者睏了,這“樂樂”來去自由從不打招呼,説不定不來了,記者就睡著了。高華康卻不敢睡,好不容易來了,“樂樂”來不來都得守著,萬一錯過了呢?就在這時,“樂樂”終於來了,又開始吃了,又上灶臺了。高華康按捺不住興奮,咔嚓咔嚓就是一陣狂拍,只是怕驚嚇“樂樂”,不敢打閃光燈,圖片才不那麼清楚。
儘管如此,還是要感謝高華康,留下了熊貓“樂樂”上灶臺的精彩瞬間。不然,我們一定會以為熊貓上灶臺的事情是杜撰,是傳説。
有相關人士分析,當時的熊貓“樂樂”可能年事已高,冬天覓食困難,才會到老王家,而老王家夜不閉戶,也給熊貓的出入提供了方便。從照片上看,樂樂的確是只成年熊貓,這麼多年過去了,“樂樂”早已不在了。但是,不論在人間還是天國,熊貓“樂樂”都會向它的同胞講述:在邛崍山的深山裏,有那麼一家人,對待它像春天一樣溫暖,像親人一樣關愛,幫助它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冬。 (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