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態雅安成為鳥類棲居的幸福家園

——雅安鳥類保護工作綜述

來源:雅安日報 時間:2020-04-27 09:11:06 編輯:羅鎮 點擊:

鴛鴦大群

黑頸鶴造訪居民小區,戴勝鳥觀光市檢察院,大小鴛鴦戲水青衣江……近段時間以來,圍繞一些重點保護鳥類展開的愛鳥、觀鳥、護鳥、救鳥等活動,凝聚著雅安全市上下切實抓好保護鳥類工作的自覺,對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建設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無獨有偶,這一系列愛鳥護鳥的自覺行動,很好地契合了本年度的“愛鳥周”活動。4月2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啟動2020年全國“愛鳥周”主題宣傳活動,開啟了以“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為主題的鳥類保護工作新征程。雅安也以“愛鳥周”活動為契機,開展了一系列愛鳥護鳥活動,凝聚了保護鳥類的廣泛共識和強大合力,讓生態雅安成為鳥類棲居的幸福家園。

雅安高度重視鳥類保護工作

地處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的雅安,生態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始終堅持生態優先,持之以恒抓生態建設,全市環境品質持續向好,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為動植物提供了生存土壤和空間,成為動植物基因庫。雅安已確定鳥類506種,超過四川三分之二、全國三分之一。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53種,中國特有鳥類29種。

同時,雅安還處在全球八大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和東亞(南北)遷徙通道之上,有蜂桶寨——磽磧、喇叭河、二郎山、栗子坪自然保護區等四個中國重點鳥類活動區。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友好的社會保護舉措,讓越來越多的候鳥停留雅安過冬或留在這裡生息繁衍。自2018年鳥類保護觀測點設立以來,已記錄鴛鴦、鳳頭鸊鷉、金眶鵒、赤麻鴨、白眼潛鴨等鳥類就地繁殖未遷徙。

鳥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本土稀有鳥類不斷為外界所知,到遷徙鳥類定居雅安,雅安鳥類已不僅僅是雅安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點,更成為雅安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市的興奮點。在踐行“兩山”理論的征途中,市委、市政府已將拓展鳥類綠色生存空間,保護雅安良好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産業作為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方向路徑。

一直以來,雅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鳥類保護工作,持續加大鳥類保護力度,堅持開展監督檢查、排查保護盲區、落實保護執法責任、實施打擊行動等一系列保護監管措施,鳥類資源得到不斷恢復和發展。並於2019年啟動實施青衣江雅安城區大興段鳥島改造加固工程,將之作為保障市區鳥類繁殖期幼鳥取食的生態保護項目,列入城市重大項目建設範疇,高品質推進建設管理,還明確要求要將加強鳥類保護與觀賞利用,科學規劃佈局鳥類棲息地、互動區、嬉戲區,將青衣江鳥島、熊貓綠島公園、大興桃花島公園有機銜接,為雅安城市建設增添旅遊和文化特色,為群眾休閒提供好去處。

市人大常委會將推動雅安“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鳥語花香”,作為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積極依法履職,綜合運用聽審報告、專題詢問、調研視察、執法檢查等監督手段,凝聚廣泛共識,促進鳥類棲息地生態環境改善和食物鏈供給,協力構建鳥類、魚類保護的長效機制;紮實開展代表工作,將市人大代表建議《關於打造城市濕地觀鳥體驗區的建議》納入2019年常委會重點督辦代表建議,推動雅安發揮生物多樣性、珍稀鳥類資源豐富的優勢,在中心城區打造城市濕地觀鳥體驗區,助力生態旅遊發展。

全社會通力協作 營造愛鳥護鳥濃厚氛圍

加強鳥類保護工作,對於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行業監管部門,市林業局于2018年3月啟動城區鳥類觀測和保護工作,並先後發佈關於加強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的通告,發出“愛鳥護鳥”6條倡議,開展中心城區鳥類保護專項行動工作,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工作舉措,切實加強鳥類保護,堅決打擊亂捕、濫獵和非法經營鳥類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

司法機關也通過加強跨部門、跨區域外部協作,就資訊共用、線索移送、調查取證等方面進行配合,合力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行為,實現“1+1>2”的效果。通過司法辦案,將懲治違法犯罪與法治教育、生態修復相結合,建立“蜂桶寨國家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保護科普教育基地”“二郎山生態檢察警示教育基地”等,著力營造野生動物保護良好法治環境,最大限度減少違法犯罪行為以及犯罪行為帶來的生態環境資源損害。

保護鳥類,要著力保障鳥類棲息地建設和食物鏈供給。市鳥類保護協會以水中壩鳥島為載體,加快推進青衣江雅安城區大興段鳥島改造加固工程,著力保障鳥類繁殖、鳥類救護和幼鳥投食等工作。“鳥島作為鳥類重要棲息地,在發揮好生態功能和作用,保障鳥類繁殖、棲息的同時,也發揮了自然宣教和生態體驗功能,為人們認識、了解、走近鳥類提供有重要平臺,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生態休閒的有機統一。”市鳥類保護協會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鳥島加固,讓幼鳥有蟲魚可捕、有清水可喝,讓人們能愛鳥、觀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與此同時,舉辦半米家園城市珍稀鳥類保護暨金虹雉獎頒獎活動,規劃建設鳥類生態博物館,吸引各地鳥類愛好者來雅觀鳥,進一步樹立市民愛鳥護鳥的意識。“生態博物館不放標本,只用光影的形式告訴遊客,什麼樣的鳥在什麼時間會來雅安,想看哪種鳥在相應時間來,便能看到鳥類最自然的狀態。”市鳥類保護協會工作人員介紹。

愛鳥護鳥,更是全社會的事。結合愛鳥周活動,團市委、市教育局等組織青年志願者、中小學生,通過上街走訪宣傳、開展主題班會、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引導居民、遊客愛護鳥類,保護漁業資源,保障鳥類生存環境,為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愛鳥護鳥良好氛圍,切實做好鳥類保護工作凝聚了共識和力量。(唐小未 攝影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