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的雞從來不喂飼料,百分百的土雞,安逸得很,快來買哦!”“老鄉,你這個兔兒好巴適哦,聽説都是喂青菜、胡蘿蔔長大的,咋個賣啊?”7月23日早上8點多,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東泰村愛心扶貧超市門口,土雞、土鴨、雞蛋、花生等農副産品一字排開,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原來,當天德陽市旌陽區紀委監委正在這裡組織開展“以購代扶”活動,該村50余戶貧困戶帶著自家生産的農副産品早早趕了過來。
地處丘陵的黃許鎮東泰村由原富新村和朝陽村合併而成,兩村合併後貧困人口數多達700余人,是該鎮貧困人口最多的村,雖然已經摘了“貧困村”帽子,但經濟發展還是相對滯後。
“今年收成不錯,光花生就收了好幾百斤,但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不好賣,眼看娃娃又要開學了,急到用錢,你看該咋個辦嘛?”東泰村33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道軍找到村支部書記秦國兵訴苦。秦國兵及時向旌陽區紀委監委駐村幫扶幹部王文昭反映情況,她一下子想到其他貧困戶可能也面臨類似情況。於是逐戶摸排,將貧困戶農産品滯銷情況一一登記,並向旌陽區紀委監委機關黨委反映。
為拓寬銷路,緩解農戶的燃眉之急,旌陽區紀委監委第一時間發出倡議,號召機關黨員幹部按市場價積極購買貧困戶的農副産品 “以購代扶”助農增收。
“村民們的農産品都是綠色無污染的好産品,就是銷路太窄。我們要幫他們不斷拓寬銷路,不僅要賣出去還要賣個好價錢。” 旌陽區紀委監委派駐東泰村第一書記余莉第一個報名,“搶購”到正宗農家土雞蛋後她談了自己的想法。
“愛心扶貧超市自成立以來,幫扶單位已開展‘以購代扶’活動3次,購買貧困戶農副産品達三萬餘元,成效顯著。”東泰村監委會主任邱明元説,“‘以購代扶’這種方式不僅杜絕了貧困戶滋生‘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同時也讓幫扶幹部增進了與他們的感情。”
“這些幫扶幹部想得太週到了,不僅在生活上幫助我們,還幫忙賣東西找銷路,今年大家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貧困戶李宗華把滯銷的幾十斤蔬菜全部賣了出去,一邊數鈔票一邊激動地説。
據了解,在幫扶過程中除“以購代扶”外,旌陽區紀委監委還幫東泰村出謀劃策,與德陽市油菜研究所開展合作,大力發展油菜制種和優質水稻種植,爭取上級資金修建觀光棧道,“以花為媒”發展近郊觀光旅遊。同時,還以電商平臺為媒介,註冊了“how are 油”菜籽油品牌商標和“香甜軟米”大米品牌商標,通過“一戶一碼”等方式將朝陽村的優質菜籽油、優質大米、家禽等農特産品投放市場,僅電商平臺就銷售了23萬餘元,每人平均增收達2000余元。(馮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