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社區 工農派出所打牢共建共治共用社會治理基礎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5-23 14:06:30編輯:唐磊
德陽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工農派出所治安轄區覆蓋16個社區居委會、2個行政村委會,年接警量3000余起,其中糾紛類警情佔半數以上。常年以來,大量的糾紛警情佔據了民警大量工作時間,而在處置糾紛中,由於人不熟、地不熟,導致處置效果差,群眾也不滿意。
然而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工農派出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落實“公調對接”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了村組調解、村委會調解、派出所調解的“三級”調解制度,並在村社建立矛盾糾紛受理試點,在派出所設立駐所人民調解室。同時,動員整合了以民兵、社區網格員為主的治安積極分子,以及企業保安門衛為輔的群防群治力量,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就地能解決,平安不出事”的社會治理綜合目標。
陳立是工農派出所千佛社區的社區民警,在“公調對接”實施以前,他每天三分之二的工作都是處理各種糾紛,用他的話説,每天不是在調解糾紛,就是在調解糾紛路上。“公調對接”實施以來,通過挑選覺悟高、責任心強,人熟、地熟、情況熟的黨員群眾、治安積極分子等組成調解員隊伍,成為鄉鎮綜合治理紐帶和基層派出所警力延伸的觸角,協助民警開展各類矛盾糾紛化解,積極引導群眾互幫互助,共同應對突發事件,解決社會治安問題。“公調對接”工作機制落實後,僅他管轄的千佛村就多了5個專(兼)職調解員。
2020年4月16日,千佛社區居民余某報警,稱與鄰居周某因公共區域使用問題發生了糾紛。接警後,社區民警先行調查了相關情況,後因這起糾紛當事人係同社區鄰居,遂將該糾紛移交人民調解組織,由村社幹部出面調解。在黨群服務中心,以調解員為主、民警為輔開展調解。由於村社幹部熟悉余某和周某,便找來余某和周某的親戚勸説,雙方很快達成和解。
“村社幹部人熟、地熟,更利於把糾紛解決在萌芽階段,‘公調對接’啟動後,警情也得到了有效分流,我的工作減少了一大半,現在也有時間去開展社區工作了。”陳立説。
通過“公調對接”工作的開展,改變以往矛盾糾紛由公安機關單打獨鬥的局面,建設成由黨委領導,綜治辦指導協調,司法機關、公安機關密切配合的人民調解與治安調解銜接聯動的工作平臺,建立健全治安調解和人民調解相互銜接、緊密協作、良性互動、科學高效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有效整合人民調解和公安機關治安調解資源,共同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馮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