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學界、新聞界自覺通過輿論宣傳積極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政策,鼓舞中華民族的抗戰士氣。借助期刊這一重要輿論陣地,許多學者就軍部這一日本侵華戰爭核心決策主體展開深入研究,揭示日本軍部的封建性、侵略性及其必然自取滅亡的宿命。這些見解為中國政府及國民正確認識日本軍部、預判戰爭前景提供了諸多頗有價值的訊息,為中國的對日輿論戰做出了重要貢獻,對當時的社會輿論及民眾意識産生了重要影響。這些真知灼見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九一八事變”特別是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中華民族掀起了救亡圖存的全民族抗戰高潮。學界、新聞界自覺把通過輿論宣傳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政策,鼓舞中華民族的抗戰士氣,視為自己的重要使命, 積極配合國民政府的對日宣傳方針。其中在期刊方面,十四年抗日戰爭期間全國主要的日本研究雜誌就達30余種。《日本研究》《日本評論》《戰時日本》等期刊以宣傳抗日救亡主張、為全民族抗戰服務作為辦刊方向和宗旨, 刊發了大量全面深入介紹和研究日本的文章。許多學者就軍部這一日本侵華戰爭核心決策主體展開深入研究,借助期刊這一重要輿論陣地揭示日本軍部的封建性、侵略性及其必然自取滅亡的宿命。這些見解為堅持抗戰的中國政府及國民正確認識日本軍部、預判戰爭前景提供了諸多頗有價值的訊息,為中國的對日輿論戰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文從中選取部分代表性優秀成果,介紹民國學者們的真知灼見。相信這對於今天我們重新解讀日本軍部及其戰爭責任,深刻認識和批判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本性,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對日輿論戰背景下日本研究熱潮
針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宣傳,中國政府亦針鋒相對地開展對日輿論戰。國民政府成立了不少對敵工作的機關或部門,利用各種宣傳渠道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本質與殘暴行徑,預判其必然滅亡的前景,以此激發國民的抗戰熱情和決心,誘導日軍和日本民眾的反戰情緒,瓦解敵軍,為抗日戰爭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援。
通過輿論宣傳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政策,鼓舞中華民族的抗戰士氣,也就成為歷史賦予中國學界和新聞界的一個重要使命。當時學界的日本研究非常活躍,廣大知識分子紛紛加入日本研究隊伍,對日本展開全面、深入的研究,發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例如,當時上海的日本問題研究所、南京的日本研究會等專門以日本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團體就聚集了一批日本研究者和留日回國學人,出版了大量介紹和研究日本的著作和雜誌。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研究會曾將機關刊物《日本》月刊更名為《日本評論三日刊》,後又更名為《日本評論》。該研究會在其辦刊宗旨中就提到: “本會同仁曾就學彼邦,鬼魅伎倆,洞若觀火,決計就其所知貢獻國人,剖析敵情以為作戰之準備。且以鼓舞士氣,團結精神,以與倭人決一死戰,去此東亞之蟊賊,謀被壓迫民族之解放。”日本研究會和這份刊物可以説是民國期間關於日本研究的最具學術性和影響力的機構與刊物之一。
僅在雜誌方面,抗戰時期中國雜誌發展迎來一個高潮期,當時宣傳抗日救亡主張的雜誌約有300種。許多雜誌自覺將辦刊方向和宗旨確立為宣傳抗日救亡主張,為全民族抗戰服務。“當時一些在全國影響較大的雜誌, 如《生活》《讀者生活》《世界知識》《青年月刊》等都出版過‘抗日特刊’‘抗日增刊’等。”這時期雜誌發展的熱潮也極大地帶動了日本研究雜誌的發展,一批以日本為研究對象的優秀專業雜誌問世。據統計,在十四年抗日戰爭期間,全國主要的日本研究雜誌就達30種左右,其中代表性的有《日本研究》《日本評論》《戰時日本》以及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敵情研究》和八路軍政治部敵工部的《敵國彙報》等。從刊發的論文來看,這些日本研究雜誌不僅關注日本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各領域,而且更加關注國際環境與中日關係的變動,注重全面深入地介紹和研究日本。例如,1938年8月創刊于武漢的抗戰時期中國研究日本的代表性期刊之一《戰時日本》,就在其“渝版發刊詞”中明確寫道:“(1)深刻而真確地刻畫日本帝國主義的真相;(2)從日本本身有系統地研究日本各方面的問題;(3)從中日戰爭去真切把握泥足日本的危機;(4)從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去觀察孤立的日本;(5)擬議各方對敵工作的方案及實施辦法。”而從發行狀況來看,這些日本研究雜誌面向廣大民眾,價格便宜,普及性強,影響力大,有力地推動了日本研究的普及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