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轉型需要新的領導角色與發展政策,“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實現中國經濟轉型,有助於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夢”,並推動沿線各國重視民生建設,同時為加強各國治理水準和發展能力提供契機。中國倡導並實踐新型“義利觀”,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踐中推動全球化的民生轉向。

全球化轉型需要新的領導角色與民生發展政策

按照國際關係演進邏輯,全球化起源於地理大發現,其中的殖民戰爭、爭霸戰爭、科技革命推動了世界各國突破地理限制形成全球交融,但這一過程一直伴隨著武力強權所帶來的不平等,暴力與和平混雜其中。無論是“中心-邊緣”模式,“霸權穩定論”,還是“康得拉季耶夫”週期理論的提出都證明現有的全球化及其實踐在質上表現出明顯的國際貧富與權勢分層和遞進式剝削,在量上難以持續,無法實現人類所追求的發展均衡和普惠。

“一帶一路”倡議反映了全球化的新常態和制度話語權已非處於發達國家的絕對控制之下,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內涵發生了緩慢量變並推動質變。“一帶一路”作為全球化深化發展的新思維、新方案順應了新時期的全球政治經濟形勢並基於共用包容發展理念,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實踐。

全球化是一個不斷醞釀和塑造自身對立面的發展矛盾體。如今,日益擴大的國內貧富差距和對於全球化前景的消極期許使得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全球各國對既有模式和道路進行反思或再設計,而蔓延全球的民族主義、孤立主義、民粹主義、本土主義卻反映了一種逆全球化的思潮。全球化的轉型需要新的領導角色與發展政策再設計。

“一帶一路”服務中國民生事業發展

“一帶一路”有助於實現中國經濟轉型

外交根本上服務於內政服務於國家利益。在國際國內因素共同作用下, 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過渡到中高速增長;發展模式由粗放型轉向效率型、科技型、集約型;産業結構由低端産業鏈向高端産業鏈匯聚等為特徵的新常態。供給側改革關注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優化投資結構、産權結構、産業結構、流通結構以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型發展。投資依然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投資關聯到就業,涉及到社會的穩定,是民生事業的根本,要保證國內産業工人的就業,就要放眼世界,發揮中國在産能、品質、管理和資金上的比較優勢利用好對外投資,優化全球資源配置, 融入全球價值鏈。“一帶一路”是規模龐大的對外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組 合,同時激發國內各省市開啟各項投資建設。中國有實現東中西部經濟平衡發展,實現城鄉平衡助力經濟轉型的考慮。

“一帶一路”有助於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夢”

“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實現每一個人的自由、充分發展,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民生福祉。在建黨100週年之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産黨的歷史性承諾,也是執政黨的歷史使命。在統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上,中國政府高效調配資源,經濟外交愈發活躍,中央和地方,國家和社會的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在中央統一規劃下,各省發揮比較優勢紛紛出臺對接戰略,2014年10月,中國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作為專門的投融資機構,絲路基金、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投等對接融資,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一同走出國門大規模地參與國際投資貿易。形式上,公私企業合作的“PPP”模式,為中國眾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對外投資創造機遇。在理論上,中國所提供的服務貿易、商品貿易、加工貿易、金融信貸、勞務輸出、技術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等將為我國帶來豐厚的投資利益,儘管這種回報週期較為漫長並且存在一定風險挑戰,但是中國在取得經濟效應的同時,投資的溢出效應會生成一定的政治和社會效應,為相應的國家利益實現創造機遇。“一帶一路”是實現中國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偉大實踐。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