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機制體制 激發內生動力

深秋時節,八桂大地依然滿目蔥蘢。

龍州縣水窿果蔗産業(核心)示範區內,連片黑皮果蔗地“田成方、道相連、渠成網”。上龍村弄龍屯農民黃忠偉是龍州土地整治“小塊並大塊”的發起人之一,如今他家的蔗地就在示範區裏,“這些年土地整治後,高標準農田種果蔗,畝産都超過萬元。”

“小塊並大塊”,這個從上龍村開始的星星之火,如今在西南八省區喀斯特地區形成燎原之勢。隨著土地整治的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從無到有,從點到面,為全區深化農村改革開啟了一扇風景獨好的“窗口”。

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熙熙攘攘。常年從事越南農副産品進口生意的經營戶何余德坐在自家電腦前就完成了一筆交易:“現在每家商戶的檔口都連上了邊貿服務平臺,在這個與結算中心、海關的系統相連的平臺上,邊民只需在檔口刷卡,就能拿著結算單去提貨。往日邊民擠在結算中心交易場景已成為歷史。”

今年9月,我區6戶區直企業邁出戰略性重組的重要步伐:廣西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新發展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西江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6家企業整合成三大新集團,成為我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重組,國企改革向深處推進。

微觀個體的命運變遷、宏觀經濟的起伏背後,改革發展的時代主題洶湧激蕩。

打破體制與機制的障礙,掙脫條條框框的束縛,才能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才能推動發展的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改革開放40年來,廣西正是以時不我待、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革故鼎新的擔當,闖出一條發展的新路。

改革魄力到底有多大?——過去5年,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22次會議,審定重大改革方案和改革文件126個,全區共部署改革任務達1240項。

改革從哪些方面入手?——從關鍵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始,啃硬骨頭、闖深水區、打攻堅戰,優化體制機制,為發展清障。

財稅體制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近年來,廣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地方預決算公開力度加大;自治區財政投入方式改革加快推進,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升;順利實施取消農業稅、企業所得稅改革、營改增等重大稅制改革,全區各級國稅地稅機構完成合併,稅收徵管體制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

以做優做強做大為目標,國企國資改革“施工圖”愈發明晰。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國企薪酬制度等多項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廣西正加快構建國資國企改革“1+34”文件體系,國有企業運作品質持續改善。1-9月,全區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2.71億元,同比增長74.02%,再創歷史新高。

破除藩籬,才能讓創新的要素自由流動。在全國首推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常態制,取消申報負責人年齡和職稱限制;建立統一的科技管理平臺,將天女散花的科技項目統籌起來;設立創新驅動專項發展資金,厚植創新土壤。

權屬清,人心穩;土地活,農業活。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完成登記850萬戶,可頒證率達97%,已建成114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

……

體制機制的優化創新,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動創新發展的要素自由流動和集聚,為全區高品質發展營造了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的制度環境。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