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段落
微視頻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我們必須牢記,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接受人民群眾批評和監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使我們的事業,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主持人康輝:
剛剛我們聽到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話是2016年10月21號,他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講的。當年長征勝利,依靠人民;今天我們走在新的長征路上,依然要依靠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興衰成敗都在人民。
總書記在這段講話當中,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大家都特別地熟悉吧?但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哪兒呢?我想問問今天在現場的同學們,有誰知道?這位女同學,好。
觀眾:
我記得這句話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民説的。
主持人康輝:
好,謝謝這位同學。其實你的水準跟我差不多。當時我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回答也是:不是唐太宗説的就是魏徵説的。但其實告訴大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八個字最早的出處,比唐代要早得多。那它典出何處呢?我們現在請經典釋義人趙冬梅教授,來為大家做講解。
經典釋義人趙冬梅: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荀子·王制》,它的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用大白話來解釋,就是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則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來,也可以把船掀翻。
荀子的這個比喻當中其實包含著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重要的,老百姓是一個國家統治的根基,荀子的這個比喻,用水和舟來比喻老百姓和君主之間的關係,這個比喻非常地形象。朝代更替的歷史當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水是怎樣載舟的,水又是怎樣覆舟的。比如説隋朝,隋煬帝做的很多的事情,我們站得極遠的時候,站在歷史的高度,當我們站在鷹的高度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它是積極的,是有意義的,是有價值的。但是歷史不能只有這一個維度,看歷史的時候,不能只站在鷹的高度,站在兩千年、一千年的尺度上去看歷史。其實看歷史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你要看當時,看人的生命的尺度。如果站在人的生命的尺度,去看歷史的話,那麼隋煬帝做的這些事情,對於隋朝治下的老百姓來説,那麼快的節奏、那麼高的速度、那麼高的頻率的戰爭和勞役,對於當時隋朝的老百姓來説,就意味著非常現實的苦難。
那麼老百姓沒有辦法。在這時候憤怒的老百姓,一滴一滴的水就匯成了一個憤怒的巨浪,這種憤怒的巨浪,最終推翻了隋朝的政權。這就是我們在隋朝滅亡當中看到的非常形象的,水是怎樣覆舟的這個過程。
隋朝滅亡的過程,唐太宗他是親眼目睹、親身經歷的,隋朝“水則覆舟”的那個教訓,在他的心裏邊仍然是非常之鮮活的。他知道“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道理。而這番道理,他是從自己的生命經歷當中體驗出來的,所以他信,所以他能夠接受批評。
正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唐太宗是能夠接受批評的,所以才有了我們大家都學過的“貞觀之治”。
關於“貞觀之治”,其實我想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有一個誤解,就是覺得好像到了“貞觀之治”的時候,唐朝就非常地強盛,已經超過了隋朝。其實唐朝的強盛還在後邊,要到“開元盛世”的時候。在“貞觀之治”的時候,如果論到唐朝的國力的話,不管是談人口的數量,還是説倉庫裏邊倉儲的物資。其實這個時候的唐朝,都比隋朝末年還要差得遠得多。那麼為什麼人們如此懷念、如此稱頌“貞觀之治”呢?那個“貞觀之治”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呢?
我們看《貞觀政要》的描述。它説道路行旅十分安全。旅行是安全的,路上沒有打劫的,沒有攔路的。監獄裏頭也常常是空的,沒有犯人,沒有人犯罪。田野裏邊放牧著牛羊。人們離開家的時候是不用關大門的。因為連著幾年都是大豐收,所以糧食便宜極了,一斗只要三四個銅錢。出門旅行的時候呢,從長安到嶺南,從山東到大海,都不用隨身背著糧食,路上都可以買到糧食,是可以置辦到你要吃的、要用的東西的。而客人、行旅之人,從山東的村子裏邊路過的時候,村民一定會好好地款待,而且臨走的時候還有送乾糧的,這就是唐朝人描述當中的“貞觀之治”。如果論國家的力量來講,它不是特別強大,它不如隋朝末年的時候,但是這個“貞觀之治”它和諧、安靜、美好。這個時候的老百姓,就像是藍天之下平靜的海水,它托載著唐王朝的大船向前走。“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一兩個的老百姓微不足道。但是當他們聚集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是國家興亡的決定力量。
主持人康輝: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水的力量是如此地龐大,那麼作為為政者來説就要施仁政,要善用這種力量。
那今天我們一直在強調,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讓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要善解民心之憂,要善謀民生之利。怎麼樣才能得民心呢?關於得民心,習近平總書記還有哪些重要的論述呢?我們接下來繼續請思想解讀人王傑教授為大家做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