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激活雙發引擎

2017年5月5日,上海浦東機場吸引了億萬人關注的目光。

這一天,我國首次按照國際標準研製、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C919大型客機首飛。滑行,加速,起飛……承載著幾代中國人光榮與夢想的客機騰空而起,自由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上。

同一天,在閻良試飛中心,被人們親切稱為“胖妞”的國産大型戰略運輸機運-20正在接受條件嚴苛的濺水試驗。體型碩大的飛機準確無誤地衝過跑道上長130米、寬9米的水池,劈出高達數米的水浪。

一個是即將改寫世界大型客機産業格局的中國品牌,一個是正在提升軍隊戰略投送能力的大國之翼,航跡與航跡交匯的地方,軍民融合發展向深度融合邁進步履鏗鏘。

向深度融合邁進,軍地科技創新迎來新機遇——

2016年金秋,第二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成果展見證了我國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的歷史性一幕。那天,習主席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常委來到展覽現場,觀看實物、聽取講解、詢問情況。水下機器人、無人舟艇、雲數據加密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技術成果“接受檢閱”。

2017年初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軍隊人大代表見證了科技興軍的重要時刻。習主席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深厚土壤,推動軍民科技基礎要素融合,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為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習主席高瞻遠矚、親自推動,吹響科技興軍的時代號角。

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天河二號超級電腦、“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等為代表,軍民融合正在向網路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海洋資源、航空航太等領域縱深推進,“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大數據、3D列印等新技術、新業態,成為融合發展、軍民兩利的新引擎。

向深度融合邁進,經濟社會發展迸發新動能——

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資訊安全、積體電路設計、雲計算等七大軍民融合産業集群初具雛形,成為經濟增長新極點。2016年,示範區內規模以上企業僅前7個月就實現總收入21427.6億元,同比增長16%。

在軍工産業集中的陜西西安,全市從事軍品科研生産的民口企事業單位數量,由2010年的60多家增加到現在的近300家,配套産品涉及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各軍兵種,對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崗位功不可沒。

在科技創新資源集聚的湖南長沙,國防科技大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産業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和軍民融合産業發展駛上“快車道”。

在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電力調度等領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帶動升級了智慧汽車、無人機、車聯網、物聯網等一批新興産業,預計到2020年將至少産生4000億元的産業效應。

融則兩利,合則共贏。放眼北京、湖北、四川等地,數十個國家級軍民融合産業基地掛牌運轉,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享受到軍民融合發展帶來的巨大戰略紅利,從“要我融合”到“我要融合”,企業的參與度越來越深、主動性越來越強。

向深度融合邁進,新型人才方陣站上新舞臺——

強軍興軍,要在得人。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需要集全國之才,聚全民之智。借力軍民融合,部隊人才和地方人才相容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投身國防事業。

軍隊院校與普通高等學校從2013年起建立聯合招收培養雙學籍飛行學員制度;火箭軍部隊借助地方科研集團科技、人才優勢,建立11個軍地協作人才培養站和6個科研成果孵化基地,培養上千名專家型導彈技術骨幹,帶出一支近百人的導彈旅總工程師隊伍……富有中國特色的軍民融合式人才培養模式,被賦予越來越豐富的時代內涵。

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習主席為軍隊人才培養進一步指明方向:優化軍隊人員構成,節約軍隊人力資源成本,延攬社會優秀人才為軍隊建設服務。

與此同時,一批又一批軍隊幹部服從組織安排到地方工作,在各條戰線各個行業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向深度融合邁進,國防動員體系厚植新優勢——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國防動員是軍民融合的重要組織形式和橋梁,要建立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增強打贏未來戰爭的國防潛力。

國家能源局和軍委後勤保障部聯合啟動邊防部隊電網建設工程,226個具備通電條件的邊防部隊將在2018年前通大網電,其餘邊防部隊將在2020年前通大網電或可再生能源局域網。

原解放軍後勤學院牽頭軍地多家單位,探索對國防動員涉及的物資、設備、器材、設施、技術保障人員等重要軍民通用資源進行統一編碼,以滿足資訊化戰爭快速、有序、高效實施國防動員對社會資源利用的要求。

全軍駐大中城市約60萬名官兵的飲食保障實現社會化、約1500個單位推行了商業服務社會化,遠離軍隊保障體系單位約20萬名官兵就醫實現社會化保障,一長串的清單還包括子女教育、家屬就業……

越來越多的地方資源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向作戰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保障延伸。

向深度融合邁進,軍民魚水深情孕育新內涵——

軍政軍民團結是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我黨我軍特有的政治優勢。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就要把這種政治優勢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把蘊含在全國軍民之中的無窮力量化作托起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力。

青島某航母軍港建設期間,3600多名當地群眾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全部按時完成搬遷,上演了新時期擁軍支前的感人一幕。

幾年來,航母后勤保障需求,推動著當地農業向現代、高效農業轉變;軍事技術人才需求,推動著當地教育資源的整合、升級;艦載武器裝備維修需求,推動著當地資訊技術、新材料、智慧裝備製造等産業的轉型升級……一個投資超過800億元的軍民融合高科技企業園區拔地而起,當地許多人走下漁船、服務航母,實現了創業和致富的夢想。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1>2”……發生在很多地方的一切,有力證明著同一個命題:軍民融合,富國強軍、惠兵利民。

……

鼓蕩激情揚徵棹,一路輕舟乘東風。

在陸軍、在海軍、在空軍、在火箭軍、在戰略支援部隊、在武警部隊,新型高技術武器裝備競相涌現、加速列裝,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在東部沿海、在西北內陸、在南國水鄉、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在中原大地,軍民融合産業遍地開花、生機勃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實現新突破……

越己者,恒越。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軍民融合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譜寫出融合共用、創新發展的壯麗史詩。(新華社記者梅常偉、王玉山,解放軍報記者歐世金、丁海明、歐燦、張良)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