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形成社區養老服務多元供給格局

據民政部統計,“十二五”期間,中央和地方大力支援社區日間照料服務設施建設,基本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農村覆蓋率超過50%的目標。2016年,民政部聯合財政部啟動了中央財政支援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社區養老機構和設施3.5萬個,社區互助型養老服務設施7.6萬個。

對於社區養老機構屢屢遭遇抵制的現象,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推進過程中,出現過居民對嵌入式養老機構的進駐排斥、阻撓,導致原本是民生工程的嵌入式養老機構最後“無疾而終”的情況。以海口市白龍北路普親養護中心為例,由於受鄰避效應的影響,居民紛紛阻撓機構的進駐,企業被迫停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我們應積極化解“鄰避效應”,一方面要做好關愛老年人的宣傳工作,打破居民心理忌諱;另一方面,在選址上,可以先從閒置廠房、校舍等入手,與居民小區保持適當距離,打造和諧相處的樣板。此外,養老院可以向附近老年人提供優先入住、居家服務等優惠措施,讓“家門口的養老院”獲得居民認同。在新建小區內,要將養老服務設施作為社區必備的設施納入公建配套方案中,做到前期有規劃,避免後期“鄰避效應”的産生。

據介紹,目前全國社區養老機構和設施以及社區互助型養老服務設施大部分屬於政府及社會組織主辦,屬於公益性質;少部分屬於企業主辦,屬於盈利性質。

在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方面,一些地方已出現亮點,有了不少可借鑒的經驗。

這位負責人表示,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工作要突出問題導向,探索解決社區養老服務中的瓶頸問題,形成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經驗,各地民政部門應做好相關工作,包括建立政府領導及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領導機制、經費保障機制和工作督促指導機制,並有效發揮其作用;建立需求評估制度,開展試點地區特殊和困難老年人篩查摸底工作並建立數據庫,探索建立依申請、經評估提供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滿足城鄉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失智、失獨、空巢、留守、高齡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龍頭社會組織或機構、企業,推動形成以社會力量為主體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多元供給格局;探索頂層統一管理和基層多種主體提供服務相結合的“網際網路+”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推廣智慧養老産品和技術應用,促進供需雙方對接;支援採取多種有效方式積極推進醫養結合,使老年人在居家和社區獲得方便、快捷、可及的醫療衛生服務;支援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開闢養老服務設施等。

(文中業主姓名均為化名)

記者 李超 通訊員鄧青青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