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塞罕壩亮兵臺看去,一列列綠色的“衛士”守護著華北平原。

塞罕壩的林子越長越密,七星湖水越來越清,水位越來越高,風景越來越美,吸引遊人留戀駐足。

眾所週知,荒漠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修復難度極大。然而,地處中國河北省的塞罕壩,卻成功種植人工林112萬畝,造林成活率達95%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0%,成功將風沙源改造成華北生態屏障。為探尋高寒荒漠生態修復秘訣,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召開前夕,《經濟日報》記者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採訪。

荒漠造林有啥訣竅

塞罕壩機械林場獨創“三鍬半縫隙植苗法”在亂石堆裏植樹造林,與行業通用的“中心靠山植苗法”相比,造林功效高出一倍,造林成本卻節省四成

荒漠立地條件差,植樹保活是首要解決的難題。5年來,塞罕壩機械林場在石質山坡上新造林15.3萬畝,在基本沒有補植的情況下,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竟分別高達98.9%和92.2%,實現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的目標。塞罕壩人是怎麼做到的呢?

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

7月16日,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四道溝營林區一片亂石陡坡上,營林區主任閆立文正帶著林場工人挖樹坑。

這塊地傾斜達46度,機械不能作業。最難的是表土只幾釐米厚度,底下全是亂石。

亂石堆裏,樹苗怎麼生長?塞罕壩林業工人自有辦法。他們先挖坑,清出石塊。閆立文説,像這種攻堅造林,關鍵在於解決土、水、苗的問題。亂石坡缺土,可在樹坑裏墊點客土。樹苗只要成活,根須自己會順著石縫生長。水可通過覆膜保墑、攔蓄雨水解決。樹要選擇生命力強、耐乾旱的品種。不一會兒,坑挖好了,清出不少石塊。樹坑呈正方形,邊長約70釐米,深約40釐米。工人麻利地將石塊整齊壘在大坑下沿,這麼做為的是攔蓄雨水。接著,大家又在大坑中央挖出邊長、深度都是30釐米左右的小坑,墊入客土。

然後就是栽樹了。栽樹使用“三鍬半縫隙植苗法”。具體作業步驟是:第一鍬向內傾斜45度斜插底土開縫,重復前後搖晃,直到縫隙寬5至8釐米,深度達25釐米;順著鍬縫側面,抖動苗木投入穴中,深送淺提,以舒展根系,再腳踩定苗;離苗5釐米左右,垂直下插第二鍬,先拉後推,擠實苗根,防止吊苗,擠法同第一鍬。第三鍬再距5釐米,操作同於第二鍬,仍為擠實。最後半鍬堵住鍬縫,防止透風,以利於苗木的成活。最後是平整穴面,並覆蓋一層暄土以利保墑。

據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場長、黨委書記劉海瑩講,“三鍬半縫隙植苗法”是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獨創,與行業通用的“中心靠山植苗法”比,造林功效高出一倍,造林成本卻節省四成。

栽植深度也有學問。60歲的林場老工人李峰説:落葉松只能埋到紅皮,樟子松和雲杉不能埋了第一輪針葉,深了都不容易活。

“苗木選擇可有講究了,”千層板分場苗圃主任王利民説,“要‘矮胖子、大鬍子’,也就是株植粗壯、根系發達的,更皮實,易於成活。”此外,還要求頂芽飽滿、不失水、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否則不易成活。苗木運輸時要用保濕透氣的包裝物打包並澆透水,在運輸過程中,不能重壓、日曬,既要保濕,又要防捂。栽樹需適當剪去受傷的根系、發育不正常的偏根、過長的主根和側根,將苗木用濃度適宜的生根粉或保水劑浸根。

由於石坡立地條件太差,塞罕壩機械林場全部選用株高大於25釐米、培育2年以上的大規格良種容器苗。坑內施基肥,輔之以覆膜保墑、草簾覆蓋防風等措施。

塞罕壩冬春兩季風大、寒冷,苗木易發生風乾、凍害。閆立文説,在造林後的兩年內,需要對剛栽的兩三年生樟子松、油松、雲杉等苗木進行埋土防寒防風作業——入冬前,取土輕輕將苗木蓋嚴,第二年春季解凍後,避開大風天氣用專用耙子撤土,並將苗木扶正。

將這些工作做好了,植樹保活就沒問題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