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把握新機迎挑戰

為了讓更多居民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並同時改善自然環境,特區政府努力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據統計,本屆特區政府2016至2017財年投入的民生福利開支較五年前已經增長了70%以上。

與其他國際大都市的情況類似,住房問題一直是困擾香港社會的一大痼疾。居高不下的租金、房價不僅給企業經營帶來沉重負擔,更讓中低收入市民望樓興嘆。

為從根本上解決房屋問題,特區政府在2014年公佈長遠房屋策略,採取靈活變通和供應主導的策略,加快興建公營房屋,多管齊下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未來三到四年,由政府興建提供的公共房屋總量將比五年前增長50%。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不斷加大對本地食品安全的管理,採取“從農場到餐桌”的策略檢查食物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香港食品安全整體合格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在99%以上。

香港成為全世界最長壽的地方之一。2016年,香港男性平均預期壽命達到81.3歲,女性達到87.3歲。

在位於啟德發展區面向維多利亞港的岸邊,香港首家專為兒童服務的醫療機構——香港兒童醫院,施工人員正在緊張忙碌地工作。這家由特區政府投資130億港元興建的現代化、高科技醫院2014年動工,將於2017年底竣工,2018年開始投入服務,是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合同金額最大的單體建築。

負責承建的中國建築國際負責人介紹,醫院建成後將能夠提供460多張床位,專門負責接收來自各個區醫院轉介的最嚴重、最複雜的患病兒童,不僅能夠緩解地區醫院的兒科壓力,還將憑藉強大的硬體設施和醫師力量提升香港的兒科醫療、科研水準,更是廣大香港重症兒童及家庭的福音。

特區政府宣佈,未來10年將預留2000億港元推動醫院發展計劃,興建更多新醫院並擴展醫療設施和服務,支援中醫藥的持續發展,興建中醫醫院,加強中醫藥服務和研發。

香港回歸前,廣大香港勞工一直缺乏退休保障。回歸後的2000年,特區政府實施強制性公積金制度(強積金),為私營機構設定強制性供款計劃,幫助僱員為退休生活儲蓄。截至2016年底,強積金制度已經覆蓋香港超過270萬人,總資産凈值超過6400億港元。

為持續改善勞工福利,特區政府通過立法程式,修訂勞工法例,制定帶薪侍産假等措施;實施法定最低工資制度,不斷提高僱員的收入,鼓勵更多人投入到勞動力市場。得益於此,香港自回歸以來一直保持著高就業率,近五年來失業率保持在3.3%左右,基本實現全民就業。

2013年,特區政府以家庭平均月收入為標準,設立香港歷史上第一條貧困線。在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看來,設定貧困線是政府首次以科學量化的方式檢視社會貧困狀況,引導政策制定和檢查措施成效,體現政府解決貧困問題的堅定決心。

毋庸置疑,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今天依然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如房屋供應跟不上旺盛的需求,社會階層流動的通道仍十分狹窄,人口老齡化步伐即將加快。

面對這些深層次矛盾以及日益加劇的區域競爭,即將於7月1日就職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表示,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首要任務仍將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新一屆政府將在發展經濟方面扮演更多的角色。

“香港的發展是在國家發展的大前提下找到自身經濟新的增長點;過去是這樣,未來也將是一樣。我對國家的發展充滿信心,在國家發展的大前提下,香港的前景將會非常好。”林鄭月娥説。(新華社記者 顏昊 牛琪 李凱)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