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京津“肥胖”、河北“瘦小”局面
長期以來,京津冀區域功能佈局不夠合理,城鎮體系結構失衡,京津兩極過於“肥胖”,周邊中小城市過於“瘦弱”,區域發展差距懸殊,特別是河北與京津兩市發展水準差距較大。
“雄安新區首先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這個基礎上,打造一個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營造吸引創新創業的環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表示,雄安新區的發展分起步期、中期和遠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對河北來説,規劃建設雄安新區,也形成了河北的兩翼。一翼是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另一翼是雄安新區,帶動冀中南乃至整個河北的發展,這將有力地提升河北的産業層次、創新能力、公共服務水準,推動河北省走出一條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新路。
京津冀發展不平衡,河北發展落後,很大原因是因為北京對周邊地區的虹吸效應。雄安新區發展起來後,會不會再次形成這樣的效應?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璐對此持樂觀的態度。
“以前很多新區都是經濟功能區,包括浦東和深圳,都是逐漸發展、産城融合,變成國際化大都市,或者國家經濟中心。但雄安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要打造綠色智慧新城,這跟以前很不一樣。” 陳璐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雄安新區虹吸作用會很強大,以後會越來越明顯,但作為一個吸納高端要素的磁體,它吸納的內容不僅包括河北,還包括北京和天津,“隨著發展,全世界都為我所用,發展強大了,對河北也會形成補給。”
“怎麼通過疏解發達都市的部分功能,來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同時帶動疏解地的發展,把整個大區域的發展進行優化,雄安新區將在這方面探索一個新模式,給全國都提供一個可複製、可借鑒的經驗。”陳璐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雄安新區今後將發展高端高新産業,目前區域內的産業怎麼辦?“新區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高新産業的集聚地,也是一個創新創業的集聚地,但是沒有説新區只能發展高新産業,現有産業一律遷出,要考慮現有的産業、人工的安置。當然,在新區規劃中會對現有産業進行評估,不能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産業,屬於産能過剩的産業也要調節。”鄔賀銓説,新區內産業現在檔次可能沒有那麼高,未來要用規劃的手段進行升級改造,同時也會根據規劃進行調整,使之更符合集聚、集群、集約的發展模式。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在疏解北京壓力的同時,也將把河北經濟社會的新動能激活起來,能夠改變河北與北京、天津之間經濟社會發展的落差問題。”鄔賀銓表示,“京津冀的發展是以首都為核心區的世界級城市群,雄安新區是世界級城市群裏的重要支點,要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這樣的協同發展能夠使京津冀都上一層樓。”
建設中國“矽谷”,成為全球創新中心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強調,要把創新驅動作為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引導創新要素向新區集聚。支援新區從創新載體、運作機制、發展環境等方面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吸引高端創新人才和團隊,努力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看來,雄安新區今後將成為中國的“矽谷”,是中國成為創新型現代化國家的心臟區域。這是一個大戰略,會把中國的改革開放推向新的階段。“深圳特區的國家使命是讓世界進入中國、讓中國融入世界,充當了窗口和橋梁的作用。浦東新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發展金融和國際化,所以長三角發展得很好。這次在京津冀區域成立雄安新區,它承載的使命就是創新,今後應該是中國成為創新型現代化國家的心臟區域。”張燕生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張燕生表示,北京不是經濟中心,但北京的研發強度是最高的,從指標上來看,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他給《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2015年,北京科技進步貢獻率已超過60%,科技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産總值比例為6.01%,居全國第一,其次是深圳的4.1%。這一數字已超過歐美發達國家水準,只有以色列和南韓超過4%。
“北京有中國最好的大學、科研院所、科研人才,但是太擁擠,缺少轉化空間。有了雄安新區之後,就把北京的功能激活了,也把整個京津冀一盤棋激活了,這個起步區的100平方公里可以把北京科技、文化、人才和國際化的優勢聚集起來,在京津冀形成創新中心、高端製造中心、現代服務中心。”張燕生説,“這樣一來,新區能不能成為中國的‘矽谷’?完全是有可能的。”
“中國的産業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79—1999年,輕工業和紡織工業的大發展時期;第二個階段是2000—2012年,重化工業和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未來的發展是第三個階段,就是創新,包括圍繞創新的技術、研發、資訊服務等,雄安新區是可以把這些轉化成生産力的最好的地方。這個平臺和載體,可以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中心,從全球吸引高端的人才、資源和企業。”張燕生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
一張藍圖幹到底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通知,明確了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
在設立雄安新區消息發佈的同一天,老牌“特區”的掌舵人,深圳市委書記、市長許勤被宣佈調任河北省委副書記、提名省長人選。當天河北省委召開全省領導幹部會議,傳達《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通知》。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表示,要從大歷史觀的高度出發,深刻認識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的重大意義。
而如何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還需要縝密謀篇佈局。“目前總體規劃、控制性規劃、詳細規劃等都還沒有出來,這是要非常認真做好的工作。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做到‘五規合一’,做到一張圖紙管到底,這也是很重的工作量。只有規劃做好了,才有後續建設具體的時間安排。”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
鄔賀銓透露,在京津冀系統發展中,雄安新區的發展也會對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時間表,比如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在引領和支撐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等。“當然,雄安新區需要的時間可能還要更長一點,要成立這麼高標準的新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對於雄安新區的定位,社會上有“遷都”“副都”的猜測。鄔賀銓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沒有“遷都”之説,也沒有“副都”之説。“雄安新區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既然是非首都功能,那怎麼可能是遷都呢?”鄔賀銓説,北京定位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將繼續發揮首都功能,“雄安新區不僅是‘集中承載地’,還將要打造成一個創新引領的示範區,探索在經濟和人口密集的地區優化發展的模式,形成一個支撐京津冀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的重要作用,也是規劃中的京津冀地區以首都為核心的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支點。”
要發揮這樣的作用,目前來看,雄安新區將會如何發展?張燕生表示,雄安新區學習深圳的創新活力。京津冀地區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活力,機制和環境還可以做得更好。要適應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要給企業家、科技創新人才一個穩定的、樂觀的信心和預期。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璐提出新的看法,他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雄安新區重點任務之一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所以新城建設涉及到高端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産業,“這個新城會有變化,可能不是以前産城融合的發展套路”。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散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會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包括文化、教育、醫療等服務配套,在這個基礎上,會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發展起高新技術産業。這樣創新創業就發展起來了。”陳璐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所以這個程式可能是反過來的,先建設高標準的新城,在此基礎上發展。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東西,涉及到什麼問題,需要單獨去開創,需要自己闖。”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指出,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是我們這代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産。“雄安新區建設有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挑戰也並存,以後的任務艱巨,要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 鄔賀銓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