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母嬰 >

診愛健康系列訪談丨專家共話女性骨質疏鬆防治 解密全生命週期骨骼健康

發佈時間:2024-01-25 16:24: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肖寒 責任編輯:


女性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為了助力推動我國女性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水準的進一步提升,新華網推出“診愛健康自由綻放”系列訪談節目,邀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聚焦女性健康領域,普及女性相關疾病防治知識,並探討診斷在助力應對日益複雜、多樣的女性健康挑戰中所發揮的重要價值。

本期訪談邀請到了天津醫院骨內科主任晁愛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院醫學檢驗中心技術負責人、組長王旭做客新華會客廳,圍繞“‘診’愛骨健康,守護‘她’力量”主題,與大家共同探討女性骨質疏鬆防治相關知識。


天津醫院骨內科主任晁愛軍(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院醫學檢驗中心技術負責人、組長王旭(中)做客新華會客廳

骨質疏鬆風險貫穿女性全生命週期,為何它總“無聲侵襲”?

強健的骨骼是支撐生命健康的核心,而骨質疏鬆則悄無聲息地侵蝕著骨骼健康,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品質。多項調研數據均顯示,女性的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顯著高於男性。為什麼女性更容易患骨質疏鬆?女性一生中的哪幾個階段,要更加關注自身骨骼健康、警惕骨質疏鬆風險呢?  


天津醫院骨內科主任晁愛軍

對此,晁愛軍表示,女性骨質疏鬆的發生與生理特點密切相關。“在女性的一生中,有兩個關鍵的生理階段與男性明顯不同,也導致女性骨量流失速度遠遠超過男性。首先是妊娠和哺乳期,由於孩子生長過程中所需的鈣主要來源於母親,母親通過乳汁分泌大量的鈣,導致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經歷大量的鈣流失,損害骨骼健康;其次是女性的絕經期,在這個階段雌激素水準迅速下降,骨量隨之大量流失。”

而女性老年期的骨質疏鬆與妊娠哺乳期、絕經期的骨代謝特點有所不同。“對於老年人來説,整體骨代謝水準就相對較低,骨吸收功能略微下降,而骨形成功能明顯下降。因此,在老年期,重要的矛盾在於骨形成功能的不足,導致骨吸收明顯大於骨形成,進而産生骨量流失,形成骨質疏鬆。”晁愛軍指出。此外,飲食減少、體力活動減少,以及各種疾病和藥物的影響,都可能損害老年期女性的骨骼健康。

晁愛軍介紹,另外一個重要階段是青春期,這個時期與女性的骨骼健康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青春期女性如果鈣攝入充足,將來在絕經期的骨密度相對會更好;相反,鈣攝入不足則會導致骨密度下降。此外,女性的骨骼結構通常較小,峰值骨量與男性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儘管兩性以相同的速度流失骨量,女性的百分比要大得多,因而更易出現骨質疏鬆。

多措並舉及早發現骨質疏鬆風險,實現早診早治

王旭指出,正因女性在全生命週期中的多個特殊時期均存在骨質疏鬆風險,女性朋友們需要始終保持對骨骼健康的關注,尤其是在這些激素波動較大的時期,更要高度重視骨質疏鬆風險的篩查,以實現早期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院醫學檢驗中心技術負責人、組長王旭

骨質疏鬆常因其早期徵兆不明顯,被稱作“靜悄悄的流行病”,這一健康隱患往往容易被忽視,若不及早發現並治療,會導致不同程度的骨骼疼痛、骨骼畸形,患者容易在輕微外力下骨折,甚至可能引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深靜脈血栓等一系列疾病風險。那麼,女性該如何在早期及時發現骨質疏鬆風險?有哪些檢測可以助力評估骨骼健康水準?

“除了大眾較為熟知的骨密度檢測之外,還能夠通過實驗室血清學檢測評估骨骼健康水準,幫助我們‘見微知著’,早期發現骨骼健康隱患。”王旭介紹,骨轉換生化標誌物(BTMs)檢測便是近年來臨床醫生廣泛認可的重要評估方法之一,常用的指標包括P1NP、β-CTX、OC、b-ALP等,通過這些檢測可以及時了解骨骼的代謝狀態、評估骨丟失速度與程度、助力預測骨折風險。對於確診骨質疏鬆的患者,在藥物治療期間也需要進行定期監測以評估療效。由於骨密度的變化比較慢,通常不能及時反映患者的治療效果,而BTMs檢測能夠快速反映早期藥物療效,能夠幫助醫生更為及時地評估患者治療效果。

此外,在骨骼健康管理中,維生素D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缺乏維生素D將增加骨質疏鬆、肌少症、跌倒和骨折風險。維生素D主要通過皮膚日光照射合成,靜止的生活方式、防曬産品的廣泛使用等因素導致我國民眾的維生素D缺乏現象普遍存在。王旭介紹,由於女性普遍更為注重防曬,維生素D缺乏情況也屢見不鮮。因此,建議女性朋友們通過血清25羥基維生素D(25(OH)D)檢測來評估維生素D營養狀態,並可以將其納入常規體檢中,一旦發現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一定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來進行糾正,尤其是備孕期和孕産期女性更應關注維生素D水準,保障母嬰骨骼健康。

訪談最後,晁愛軍強調,骨質疏鬆是可防可治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個人骨骼健康管理,積極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補充營養、保持膳食均衡、多攝入優質蛋白質,同時還應保證充足的日曬、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因飲料、濃茶等,並堅持運動。王旭指出,骨質疏鬆是一種起始於青少年階段、發展于青中年階段、發現于老年階段的疾病,因此女性對於骨質疏鬆的防治應貫穿全生命週期,尤其是妊娠及哺乳期、絕經期、老年期女性等高風險人群更應格外重視骨質疏鬆風險篩查,定期進行骨轉換生化標誌物檢測和維生素D檢測不容忽視,做到早識別、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將骨骼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