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忽冷忽熱,是小兒最容易生病的時期,最常見的疾病就是感冒、咳嗽。一些體質較弱、抵抗力較差的孩子更容易患病。日常生活中,小兒咳嗽常見五大誤區,來看看你中了嗎?
誤區1
只治咳嗽,忽視了鼻炎
小兒咳嗽時常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狀,但家長往往只“看見”咳嗽,治療也只針對咳嗽。殊不知,小兒因鼻腔短小、鼻道狹窄、鼻黏膜柔軟、血管豐富,容易充血,引起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和支氣管黏膜,引起小兒咳嗽。
一般來説,可選用含有偽麻黃鹼成分的復方製劑,其可減輕鼻黏膜充血,不僅能減輕鼻塞、流涕症狀,還能幫助減輕咳嗽症狀。
誤區2
見咳便用抗菌藥物
很多家長認為小兒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常會自行給孩子用抗菌藥物,其實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小兒咳嗽不單是由呼吸道感染後炎症刺激引起的,過敏、煙塵、異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兒咳嗽。
此外,抗菌藥物對由病毒引起的咳嗽無效。如果不能對症,服用抗菌藥物不僅對咳嗽的治療無益,還會因濫用導致不良後果。
誤區3
見咳便用鎮咳藥
一些家長認為咳嗽就要鎮咳,孩子一咳嗽馬上用鎮咳藥治療,這是非常危險的。孩子一般不適合單純服用鎮咳藥,尤其當小兒咳嗽帶痰時,更不宜胡亂用藥。
咳嗽是人體的防禦動作,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兒童的呼吸系統發育還不成熟,沒有辦法咯出痰液而使痰液滯留在呼吸道,不僅加重炎症和咳嗽,還容易使病菌擴散至肺內其他部分,加重病情或引發並發癥。
目前常見的止咳藥多含有強烈中樞性鎮咳成分,如可待因、福爾可定等,這類藥直接作用於咳嗽中樞,止咳作用強,使用後,雖然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止咳效果,但可能導致更大的隱患。
誤區4
用藥不考慮與成人的差異
一些家長不了解兒童與成人用藥的差異,誤以為兒童也可服用成人藥物,只要將用藥量減半或減少就行了,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
兒童與成人不僅體重不一樣,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異。兒童由於肝、腎等臟器發育不完善,酶系統發育不完全,藥物代謝能力差,很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因此應該選擇專為兒童設計的藥品,並仔細查看用藥説明書。
誤區5
不加分辨地選用止咳藥
每種止咳中成藥都有其特殊的組成成分和作用,也有其特定的適用對象。若不加分辨,隨意選用,服用以後自然無效,甚至還會加重咳嗽。必須分辨咳嗽的性質後再用藥,尤其要重視咳嗽的寒熱屬性。
若咳嗽起因于風寒,如淋雨、受寒等,表現為咳嗽不停,咯痰量多,痰色白質稀如泡沫,伴有畏寒怕冷,遇冷咳嗽加劇,多屬寒性咳嗽,在治療上當選用藥性溫熱、具有散寒止咳作用的藥物。
若咳嗽與受寒無明顯關係,呈陣發性咳嗽,咯痰不暢,量少色黃,伴有咽痛口乾,多為熱性咳嗽,治療上應選用藥性寒涼,具有清熱、化痰、止咳作用的藥物。
在此提醒,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也有不同。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口渴喜熱飲、苔薄白。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症見發熱重、微惡寒、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或微黃。
要提醒的是,若小兒咳嗽時間超過4周即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很多,常見病因有咳嗽變應性哮喘、過敏性咳嗽、上氣道咳嗽綜合徵、感染後咳嗽等。這需要到醫院檢查、診斷、治療,還需排除肺炎、結核、氣道異物等。
(作者為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黃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