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母嬰 > 母嬰生活 >

孩子事事爭第一怎麼辦

發佈時間:2022-07-25 13:55:16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傑西卡 責任編輯:代洪亮
分享到:

一些家長為孩子的怕輸、爭強好勝而苦惱。從兒童發展心理學來看,合理的好勝是正常和健康的。

孩子兩歲後自我意識萌芽,但又缺乏對自己和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會産生“我”是最棒的,“我”需要得到認可,“我”需要得到關注等想法。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先有“自我”,再實現“去自我”的道路。

適度的好勝不僅正常而且有益,但如果孩子過於好勝而輸不起,或者影響社交,那就需要家長注意了。

面對孩子出現“輸不起”的狀況,家長要追根溯源,孩子有強烈的想贏的心理需求,很可能是內心缺乏對自我價值的認可,而孩子早期的自我評價大多來源於父母的評價。如果一個孩子在幼年生活中經常被忽視、被否定、被比較、被貼上各種標簽等,孩子就容易産生特別想贏的慾望。缺少自我價值認可的孩子或表現為自卑膽怯,或表現為想贏怕輸。因為孩子的成長經歷讓他知道,自己只有好、只有贏,才能被喜歡、被認可,才能受到關注。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這一類孩子。

表達愛讓孩子享受“贏”的感覺

孩子宣佈他第一,是在尋求關注,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先允許他感覺好,但是,讓孩子感覺好和過度吹捧是兩件事,避免“寶貝是天才,你最聰明瞭”這樣的評價。

我們可以用肢體行為作為獎勵,比如,説“啊,寶貝是第一個坐在餐桌邊上的,那就讓媽媽親三下。”而當孩子因為自己第一而“貶低”他人,比如,“我是第一個,爸爸沒我棒。”媽媽可以親孩子三下後説,“那我們接下來要親第二名,嗯,親爸爸兩下。”這樣的互動其實就淡化了“比較”的意識,任何人都有獎勵。

為什麼要用肢體語言?因為父母的肢體語言其實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愛,好勝心過強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來自自己重視的人的愛。這樣的肢體獎勵可以擴展到擁抱,或者抱起來繞圈等等。

總之,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關注和愛,讓孩子開懷笑,這會幫助他們內心充盈,從而降低通過爭第一來尋求認可的心理渴望。

平靜陪伴讓孩子發泄“輸”的情緒

好勝的孩子只要可能會輸,就會有強烈的情緒波動,如大哭大鬧、拒絕溝通講道理。而這時很多父母容易陷入誤區:要麼放棄原則滿足孩子,要麼教訓孩子,希望他有平常心。其實,這時最該做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

所謂接納,就是平靜陪伴在孩子身邊,“我知道你沒得到第一很難過”“我知道你想第一個去玩滑梯,但我們需要等待,我知道這很難”……這時大部分孩子都想掙脫我們,説“媽媽你走”,甚至開始打我們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孩子的這些反應表達了他內心的恐慌。我們要做的是陪伴他穿越這份慌亂,但不去壓抑他的情緒或者幫助他解決。我們可以繼續平靜地抱著他,讓他哭泣,讓他掙扎。由於被接納,慢慢地,孩子的哭聲會變小,人也漸漸平靜下來。之後,孩子還會出現因為爭強好勝而氣急敗壞的情況,如果我們可以始終這樣接納他,慢慢地,他就會從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接納中得到愛的養分,學會和內心的這份恐慌和解。

比“我愛你”更有意義的四個字是“我陪著你”。

(作者係微信公眾號“大J小D”創始人,育兒專家,著有《和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等書)

中國網母嬰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專注于廣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嬰的身心健康,宣傳育嬰行業的最新諮詢和動態,科普權威的孕嬰知識,促進母嬰産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糾察熱線:010-88828222
投稿郵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