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擁有理想身高,是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
身高的增長在骨骺閉合後就停止。了解正常兒童生長規律及導致矮小的常見原因,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幫助孩子“長個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麼,如何及時發現兒童矮小呢?
首先,可以通過標準數據法來對照。矮小症是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或第三百分位。家長可通過比對我國0至18歲兒童身高標準表,判斷孩子身高是否在正常範圍。如果孩子屬於矮小或者偏矮,需及時去找專業醫生進行評估檢查,並有針對性地早期干預治療。
其次,要監測孩子的生長速度。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正常身高生長速度不同。一般來説,1歲年平均生長20至25釐米,2歲平均生長10至12釐米,3到4歲每年生長7至8釐米,4歲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長5至7釐米,青春期每年生長6至8釐米。如果孩子的生長速度低於上面的標準,屬於生長緩慢,也需要及時到專業門診評估,搜尋原因並及時干預。
民間一直有“二十三,躥一躥”的説法,有些孩子身高不理想,家長還抱著“二十三,躥一躥”的觀念,等待孩子“晚長”。
孩子進入青春期,意味著進入身高增長加速的時間。女孩“長個兒”多在青春早期,年增長可達8釐米左右;男孩多在青春中期,年增長10釐米左右。到青春期後期,孩子經歷身高突增後,生長髮育減緩,年生長速度低於3.5釐米時,身高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就很有限了。整個青春期,女孩平均增長20至25釐米,男孩25至30釐米。如果孩子已有青春期表現,但生長速度低於這些標準,也需要及時搜尋原因並及時干預。
家長已發現兒童矮小,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是早診斷。發現孩子身高異常,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兒科內分泌門診診斷。
導致矮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家族性矮小、出生身長不足或體重低、全身性疾病(包括營養不良、心肺疾病、慢性肝腎及胃腸道疾病等)、內分泌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糖尿病、腎上腺疾病、性早熟)及遺傳代謝性疾病等。
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由醫生進行骨齡測定、內分泌功能檢查、全身性疾病篩查、影像學(B超、CT、MRI)檢查、遺傳學分析等檢測,明確導致身材矮小的原因。
明確診斷後,早治療非常重要。針對性治療包括治療原發疾病、指導合理的營養、運動、睡眠等。
對於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等情況,可以用生長激素治療。一般來説年齡越小,骨生長潛力越大,治療效果越好,同時,年齡越小體重越輕,所用藥物的劑量越小。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一是保證營養均衡。葷素搭配,不偏食,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
二是合理運動。跑步、跳繩、籃球、單槓、引體、游泳等運動有益於兒童生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身體條件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
三是保證充足的睡眠。建議睡眠時長: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
四是保持良好情緒,減輕壓力,避免焦慮緊張。
(作者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作者:王雪梅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