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年輕人口中的“最帥女機長”,也是築牢東海海上安全防線的守護者。作為我國第一代女搜救機長,宋寅的信念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2010年以來,宋寅穿梭雲海、救危解困,安全飛行達3260小時,成功救助224名遇險人員,彰顯青年擔當。
今天,我們來聽聽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宋寅的故事。
△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搜救教員機長、飛行管理部黨支部書記宋寅
24小時待命的海上守護神
4月21日,上海長江口危險品錨地內,一名遇險的中國籍船員亟需送岸醫治。15時50分,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救助直升機起飛,83分鐘後,救助機組著陸,傷員被安全轉交給醫護人員。坐在直升機駕駛艙內的,正是宋寅,這是她成為海上救助飛行員的第十二年。
△上海封控期內,宋寅機組火速救援海上斷指船員。
在宋寅看來,她所從事的這份工作就是保證海上的人的生命安全,“海上發生任何突發事故,我都要竭盡所能,把遇到危險的人給救回陸地上。”
24時線上,隨時待命出發,或出現在驚濤駭浪的惡劣海況裏,或出現在擱淺碰撞的危機情形中,這是屬於海上搜救人員的工作日常。宋寅駕駛的直升機,就是遇險者眼中的那一線生機。
但最初選擇這個工作,她也曾帶著一絲懵懂。宋寅説,當時她對海上救援工作面臨的風險和困難並不清楚,但覺得這份工作很酷,在她看來,“可以救人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十二年初心不改
勇往直前只為創造生命奇跡
2010年,24歲的宋寅正式成為了一名搜救副駕駛飛行員,第一次實戰任務是在11月的深秋,她和機組人員一起救助了海上受傷漁民;四年後,她正式成為一名海上搜救機長。在她看來,專業是這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一般來説,海上直升機救援面臨的情況艱難而複雜,從事海上救助飛行工作的人都需要很長的成長週期才能去勝任。
一方面,直升機的機艙環境沒有大飛機的好,冬天需要把艙門打開去做吊運,夏天悶在機艙又非常熱;另一方面,大部分的船隻並不適宜直升機起降操作,宋寅説,“特別是有的時候遇到的是小漁船,在風浪的影響下搖晃得比較厲害。在下放救生員的過程中,要保證飛機非常勻速穩定的運作,但凡沒有那麼穩定的話,可能下面的救生員就會像鐘擺一樣搖晃起來造成碰撞危險。”
△直升機懸停時,救生員要被下放到海面。
2015年,“蘇贛漁運02866”輪翻扣,身為值班機長的宋寅接到東海救助局救助指揮中心發來的消息,船隻下仍有倖存者,需要通過救援直升機將潛水員和潛水裝備運到現場,她立刻決斷進行救援。
宋寅還記得,“那次救援我們接力5個架次,把所有的人和裝備都運送到現場,最後救出了一個被困36小時的人員,我當時看著日落就覺得特別值得。”
△受困船員被救上救助直升機
一年後的冬季,宋寅機組又救起了“閩連漁66678”輪的十名船員。在那次救援中,船隻已經失火,救援機組以最快的速度接力,將十名船員全部救起,將救援控制在一個安全範圍內,而最後一個離開失火船隻的,正是東海救助局的救生員。
驚心動魄的搜救背後
是千百次的訓練
對宋寅來説,救援工作必須“衝得上去、救得下來”。
作為一名搜救機長,宋寅的責任不僅僅是將被救者迅速地轉移到陸地上,還要將飛機和機組安全地帶回機場。每一天,她都要不斷思考,如何在飛行過程中準備得更好。
△隨時待命,宋寅和同事們永遠奔赴在需要救援的現場。
現在她已經是一名教員,需要帶飛新的機長,把風險想得更全,把訓練做得更足,這是她必須要關注的事情。宋寅説,雖然每天可能只有一兩小時,但是實際上之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每次訓練飛回後,我們還要去總結訓練裏面發現的問題,想原因,找措施,下一次怎麼飛得更好”。
對於這份工作所面臨的辛苦,宋寅不以為意,因為在精神上她是快樂的。
宋寅説:“雖然現在天氣很熱,還要穿著防護服,任務回來,可能裏面整個連體服全都濕透了,但是救到人了。當你做完這件事情回過來看,身體上的苦都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