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音樂劇未來發展”論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
4月8日,由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與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聯合主辦,香港話劇團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協辦的“華語音樂劇未來發展”論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隆重舉行。本次論壇是天橋藝術中心第二屆“華人春天藝術節”中重要的活動板塊,也是為了慶祝香港回歸20週年系列活動之一。論壇以“華語音樂劇新機遇與新發展”為主題,以全新視角為內地和香港優秀音樂劇人搭建專業的交流平臺。
論壇邀請了金牌製作人上海華人夢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元,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費元洪,著名音樂劇創作人《驢得水》、《如果我不是我》音樂總監樊衝,《頂頭錘》的曲作者高世章,詞作者岑偉宗,一鋪清唱行政總監吳嘉美,共同就音樂劇本土化、華語音樂劇的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費元洪指出“我們更需要符合中國人內在價值觀的,呈現方式可接受的作品”,本土音樂劇的創作應該“回歸到我們的音樂語言與敘事方式”!曾經成功製作中文版《媽媽咪呀!》《貓》等音樂劇的金牌製作人田元以“成功製作出登上國際舞臺的我國原創音樂劇”為目標提出音樂劇産業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經典音樂劇中文版、國際化的中國原創音樂劇、純粹中國基因的原創音樂劇。
香港自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音樂劇本土化的探索,除了把《西區故事》《油脂》等國外優秀的音樂劇翻譯成粵語進行演出外,更是大膽創作了多部原創音樂劇。本次天橋藝術中心“華人春天藝術節”,香港話劇團帶來了囊括香港四大舞臺劇獎的粵語音樂劇《頂頭錘》。《頂頭錘》曲作者高世章和詞作者岑偉宗被譽為“夢幻組合”。在論壇上,他們對香港音樂劇40多年的發展娓娓道來,並詳細闡述了香港音樂劇的創作模式和演化過程。論壇現場,一鋪清唱行政總監吳嘉美介紹了他們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錶演音樂劇的獨特原創演出形式,該團曾于2012年獲得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躍進資助。通過本次論壇,看到香港從業人員對音樂劇本土化的思考與探索。
香港音樂劇的發展是華語音樂劇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田元在論壇上指出:“華語音樂劇的發展應該進行資源整合,實現兩岸三地緊密合作。”她提出了完善音樂劇産業鏈的三個維度:即以版權/原創劇目、製作、巡演、市場銷售為主的核心業務軸;以管理機制、融資、人才、劇場、資訊技術為主的核心支援體系軸;以及以北上廣、國內其他城市、港澳臺和新馬等華語為主的市場區域軸。華語音樂劇的發展不應該只局限于國內,更需要放眼華語區域,從而完善華語音樂劇産業鏈,最大限度地開發華語音樂劇市場。
此次舉辦“華語音樂劇未來發展論壇”的天橋藝術中心對自身有精準的定位——即以演音樂劇為主的綜合性劇場群,劇院內設有大、中、小三個劇場以及一個多功能廳。自2015年開幕以來,天橋藝術中心相繼上演了英語原版《劇院魅影》、《窈窕淑女》,南韓音樂劇《洗衣服》,法語原創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華語原創音樂劇《不能説的秘密》,共演出音樂劇158場,接待觀眾近12萬人次。能夠承接這些大型的演出,與天橋藝術中心精心的設計和技術設施是分不開的。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是首個以演出音樂劇為定位的現代劇場,劇場採用了無假臺口、臺口調點預留、電子可調混響系統、德國HOAC拼裝主舞臺等設計,最大限度保證使用最新的舞臺技術。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從業態度,使得對舞臺技術要求較高的《劇院魅影》在進入中國15年後有機會首次來到北京。
天橋藝術中心已經成為城市文化地標,是各大音樂劇演出場地的首選。今年,天橋藝術中心更是為京城觀眾準備了英文原版《魔法壞女巫(Wicked)》、《澤西男孩》,粵語原版《頂頭錘》,中文版《謀殺歌謠》,新加坡音樂劇《唯一》等重頭戲。(央廣網記者張庶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