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江城,一腔熱血在燃燒

發佈時間:2020-08-25 16:48:16    來源:中國網    作者:邵龍飛 莊穎娜 李曉明    責任編輯:謝露瑩

離開武漢前,張曉鵬在帳篷式移動實驗室前留影。張振威 攝

“檢測和科研都不能放下,只能擠時間。”不過,張曉鵬認為,這只是盡到了一名軍隊科研人員的本分。和廣大醫護人員一樣,大家在為疫情防控竭盡所能。而那一次在金銀潭醫院的經歷,讓張曉鵬更加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和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金銀潭醫院,武漢市第一家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也是湖北省與武漢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是當時武漢疫情防控的主戰場之一。

抵達武漢的第四天,張曉鵬接到了一項新任務——在開展核酸檢測的同時,隨軍事醫學專家組曹誠研究員一起赴金銀潭醫院進行全方位氣溶膠採樣。

從機關工作區到物資倉儲區,從垃圾處理區到檢驗科,甚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處處留下了兩人的身影。由於任務緊急且初期物資緊張,用於腳部防護的塑膠鞋套太小,張曉鵬不得不冒著銳器劃破的風險,赤腳穿戴兩層,小心翼翼地穿行于醫療垃圾處理區的沙礫和污水地面上。

“那時候真的體會到什麼叫如履薄冰。”張曉鵬笑著説。最終,張曉鵬和戰友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獲得了第一手氣溶膠檢測數據,綜合評估了醫院內部的感染風險,為臨床醫療工作提供了科學的風險預警。

最讓張曉鵬難忘的是在ICU病房採樣時,恰逢醫護人員正在對一名危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手術。在近距離實時採集到空氣樣本的同時,張曉鵬也親眼目睹了地方醫護人員為拯救患者生命而不顧自身安危的一次次“衝鋒”。

厚重的防護服下,張曉鵬感覺到心臟被狠狠地擰在一起。透過滿是霧氣的護目鏡,張曉鵬的眼眶紅了。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面對生命與病毒的殊死抗爭。

那一刻,張曉鵬的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我們的科研攻關要快點,再快點!”

回去的路上,所有人的情緒都很沉重,也愈發理解了陳薇院士時常和他們説的那句話:“在一線,我們最迫切的任務是要把科研力轉化為戰鬥力。就是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武漢人民抗疫多做貢獻。”

在武漢抗疫一線,向媒體記者介紹帳篷式移動實驗室的張曉鵬。邵龍飛 攝

迎來春夏,告別武漢——新的征程剛剛開始

4月,武漢的小雨打落了片片櫻花。沉寂已久的武漢終於漸漸“甦醒”。在離別江城的前一天,張曉鵬和戰友們也終於有機會走出帳篷實驗室、走到武漢的長江邊上,好好地看看這座城市。

在張曉鵬的手機裏,儲存著他在武漢81天的熱血記憶。即使有的照片拍得很模糊,有的照片還是某一段小視頻的截圖,張曉鵬都捨不得刪掉。對他來説,這是一次無比珍貴的經歷。只要看到那些照片,81天裏的點點滴滴都會涌上心頭。

在武漢的最後十幾天裏,其實也是張曉鵬難得能夠放鬆一點的時候。這個曾經總覺得“搞科研就一刻不能停止”的“鋼鐵直男”,終於在連續趕路後放下腳步欣賞沿途的風光。

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張曉鵬感嘆時間過得真快。他甚至還記得19年前與導師陳薇第一次“神奇的見面”。

2001年,從原第一軍醫大學畢業的張曉鵬被分配到了原軍事醫學科學院。來到研究所後,政治部領導找張曉鵬談心,了解崗位具體分配意向。等候期間,恰巧碰見了來機關辦事的陳薇。

“剛畢業?”“學什麼的?”“願不願意到我這裡來?”

三個連珠炮的問題讓年輕的張曉鵬有點“懵”。緊接著,張曉鵬調整情緒,答應了陳薇。就這樣,張曉鵬成了陳薇團隊裏的一員,後來又成為陳薇院士帶的第一批碩士研究生,成為院士團隊眾多學生中的“大師兄”。

像是默契一般,這麼多年來,陳薇和張曉鵬誰都沒再談起過第一次見面時,為什麼一個當即拍板要了剛畢業的毛頭小子,為什麼一個只見第一面就同意了跟著她學習。

“大概是緣分吧!”19年後,張曉鵬依舊沒有問陳薇,只是用一個以往不太會從他口中説出的詞——緣分,來形容他與導師的情分。

<  1  2  3  4  5  6  >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