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抗疫一線,陳薇院士查看核酸檢測數據,右一為張曉鵬。張振威 攝
在對病毒進行核酸檢測的過程中,軍事醫學專家組發現影響檢測靈敏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患者體內排出病毒有一定的“窗口期”;窗口期外,咽拭子檢測到病毒核酸的幾率會下降。另外,採集樣本的手法和試劑盒的操作使用都可能直接影響檢測的準確度。
如何才能有效檢測新冠病毒感染?專家組組長陳薇院士把解決這一問題的任務交給了張曉鵬。2月中上旬,張曉鵬和戰友們開始搭建基於化學發光法的全自動抗體檢測平臺。
那是張曉鵬記憶中最緊張忙碌的時刻——
淩晨,完成每天例行的核酸檢測任務,脫下防護服,穿上白大褂,從一個帳篷實驗室鑽進另一間“實驗室”——一個他存放物資的倉庫裏的角落。沒有實驗邊臺,普通桌子承重不夠,張曉鵬就跪在泡沫板上,幾乎用一種趴著的姿態調試儀器設備。
“比這更艱苦的條件我也經歷過,”張曉鵬笑著説,“但當時壓力最大的是一直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張曉鵬的實驗“好像是搭了一個小作坊”。正常情況下,60個樣品的檢測週期只需要大概2個小時。而在初到武漢時,經常一折騰就是4、5個小時,往往還沒有結果。即便如此,張曉鵬也不捨得喊戰友來幫忙:“大家任務都很重,每個人都很辛苦。”
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這一平臺可以同時檢測新冠病毒N和S蛋白的IgM和IgG四種抗體。建成後,軍事醫學專家組借助這一平臺,先後幫助火神山醫院、泰康同濟醫院、湖北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等多家醫院進行了血液樣本篩查,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診斷的精準度。
6月1日,軍事科學院為軍事醫學專家組舉行歸建儀式,舉旗者為張曉鵬。軍事醫學研究院提供
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臨床診斷和治療面臨的另一大挑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掩蓋了以往許多冬春之際多發的流行病,比如流感、腺病毒感染等。是否存在混合感染?如果存在,如何甄別判斷?
為此,在陳薇院士指導下,2月中下旬,張曉鵬和戰友們又建立了一個多重病原檢測平臺,可以同時檢測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等16~22種呼吸道病原體。
曾有兩例危重患者,醫院運用多種治療方案,效果都不理想,更加細緻的檢測成為臨床治療最為迫切的需求。
接到醫院需求後,張曉鵬和戰友採集了患者的血液、咽拭子、尿液等各種體液標本進行綜合檢測。檢驗結果顯示,其中一位重症患者是新冠肺炎合併乙型流感,另一位患者的標本中存在肺支原體感染。這些檢測指導臨床實施了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從“提速”,到“全面升級”,這一進化到“3.0”版本的精準診斷平臺,幫武漢一線的臨床救治解決了許多關鍵性問題。而在平臺不斷優化的背後,是張曉鵬和戰友們一個又一個的不眠之夜,凝結著他們不畏艱險敢於迎難而上的決心和信心。
回到北京後,張曉鵬時常回想起在武漢的日子。目睹過日出,見到過星辰,品嘗過冷雨,也感受過和風,可這些對於現在的張曉鵬來説更多是一種想像。在武漢,宿舍、實驗室幾乎兩點一線的生活,讓他無心多看周圍的環境。生長在帳篷實驗室旁邊的一棵大樟樹,卻真真切切地記住了張曉鵬低頭趕路的身影。
聊起病毒、抗體、疫苗,張曉鵬的眼睛裏總是閃著光,語氣平淡,卻透著沉穩與自信。那些聽起來晦澀的專有名詞,像是一塊塊拼圖,拼成了張曉鵬在武漢抗疫81天的歲月。
張曉鵬的日常工作,讓他早已習慣了寂寞,也習慣了用很長很長的時間去等待一個未知的結果。在武漢的81天,則讓張曉鵬“感受了一種全新的‘人生’”。迅速地檢測、迅速地反饋,當一個個檢驗結果擺在眼前,張曉鵬知道,這些冰冷數據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一顆顆火熱跳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