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與創新:

每一步都需要勇氣

作為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每一項設計、每一個部件都可能是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一環,“哥倫比亞”級須在繼承與創新之間拿捏得當。

根據美海軍公佈的方案構想,“哥倫比亞”級將沿用“俄亥俄”級的火控系統,移植“弗吉尼亞”級的泵推系統和操控系統。可以肯定的是,已成為美國海軍核動力潛艇“標配”的無人潛航器(UUV)也將進入“哥倫比亞”級的導彈發射管,並且尺寸更大、功能更強。

如果只是拼湊,“哥倫比亞”級恐怕難以承載起美國未來半個多世紀的霸業。新潛艇將成為史上首型採用全電推進的核潛艇,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潛艇運作噪聲、建造維護成本,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是將艦艇全電化發展趨勢引入水下的劃時代之作。

如果説全電推進是“內在”的革命,那麼X型尾舵則是“外形”的革新。相對於傳統的十字或木字形尾舵,X形尾舵有利於簡化尾部結構,提高靜音能力,操縱能力和效率也更高,在擺脫對方攻擊時優勢明顯。但X形尾舵的缺點也顯而易見——高度依賴電腦控制,缺少手動模式。因此,敢於在彈道導彈核潛艇上使用X形尾舵,説明美海軍在潛艇電傳操縱技術上已非常成熟。此外,正在“弗吉尼亞”級上測試的超材料覆層也可能出現在“哥倫比亞”級的外殼上,這種全新覆層對主動聲吶的隱身效果比傳統的消聲瓦更優。

不難發現,美海軍把創新的發力點放在了提升機動隱蔽能力上,這正是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立身之本。無論是沿用和移植已有技術還是創造發明新應用,都需要將技術重新整合于全新平臺。這一過程,每一步都需要勇氣。

減法與加法:

“戰力”並不等於火力

雖然核潛艇的神秘行蹤令人不安,但呼嘯而出的導彈才是對其威懾力的最好詮釋。畢竟,潛航的意義在於危急時刻的關鍵一擊。

然而,美國人似乎給全世界開了個玩笑:“哥倫比亞”級不僅建造數量比“俄亥俄”級少了6艘,就連每艘潛艇上攜帶的導彈數量也壓縮了1/3,發射管從24具減至16具。

這是否意味著美國未來海基核力量將有所減弱呢?

在美俄簽署的《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框架下,按照美海軍現役核彈頭的當量,單艘核潛艇攜帶的核彈頭數量不能超過240枚。以“三叉戟”-II(D5)洲際彈道導彈為例,每枚導彈可帶12-14枚核彈頭。因此,單艘“哥倫比亞”級只需安裝20具發射管即可達到最大載彈量。美海軍最終選擇16具的原因可能在於下一代導彈能夠攜帶的核彈頭數量和總當量或許都要強于“三叉戟”-II(D5),並且“哥倫比亞”級已經加長了導彈發射管以預留空間。16枚滿載的“三叉戟”-II(D5),也已足夠嚇人。值得一提的是,“哥倫比亞”級將開創性地採用通用導彈發射模組,有別於目前世界所有現役核潛艇採用的獨立發射管,模組化整合化設計的好處在於成本控制和後期維護,當然難度也不小。

有減法就有加法。“哥倫比亞”級將換裝與潛艇設計壽命一致的全新核反應爐。相對於“俄亥俄”級服役期間需要一次長達數月的換芯大修,“哥倫比亞”級的在航率將顯著提高。如此一來,等於降低了對潛艇數量的需求,並且還可大幅降低艦艇全壽命週期的使用成本。此外,美海軍近60年且仍在不斷積累的彈道導彈核潛艇運用經驗也是提升戰鬥力的寶貴資産。

實際上,對於削減導彈載量,美國國防部、國會以及海軍均予以支援,認為通過科學安排訓練、部署、維修計劃並調節核彈頭搭載數量,完全可以達到預定目標。

看來,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戰力”並非完全等於火力。

     1   2   3